水,往往給人一種靈性的感覺,在我們拍攝的照片中如果多了水的成分,將會使照片更加吸引人。今天,我們就利用3ds max來為平淡的照片中注入一池清水,讓照片效果錦上添花。
第一步:啟動3ds max8中文版,進入“創建→幾何體”子命令面板中,單擊“平面”按鈕,在頂視圖和前視圖中各創建一個平面,接下來轉入到“修改”命令面板中,修改它們的參數值。在“參數”卷展欄中的設置它們的“長度”為200,“寬度”為300,其它參數值默認,然后單擊主工具欄中的“選擇并移動”工具,將兩個平面調整為相互垂直的狀態。如圖1所示。
圖1 用3ds max創建平面
第二步:設置兩個平面材質。選中頂視圖中的平面,單擊主工具欄中的“材質編輯器”按鈕,打開“材質編輯器”對話框。選中一個材質樣本球后展開“貼圖”卷展欄,勾選中“漫反射顏色”材質通道,并單擊其右側的“none”按鈕,打開“材質/貼圖瀏覽器”對話框,接著在其中選中“平面鏡”貼圖并返回,如圖2所示。
圖2 3ds max選擇材質
第三步:在“平面鏡參數”卷展欄中的“模糊”區域內,設置“模糊”參數值為10.0;在“扭曲”區域中,選擇“使用內置噪波”選項,然后在其中的“噪波”區域中選擇“湍流”選項,并設置“級別”參數值為20.0,其它參數值默認,如圖3所示。
圖3 設置平面鏡參數
小提示:平面鏡類似于兩個共面或者平面表面。平面鏡參數面板的上半部分是用來對平面的反射進行有關的屬性設置。“模糊”區域用來確定是否在平面反射的過程中使用模糊處理,以及設置有關模糊程度的大小。“渲染”區域用來控制在渲染過程中的一些方式兩種渲染方式分別為“只渲染第一幀”和“每n幀”進行渲染。“使用環境貼圖”復選框用來確定是否在平面鏡反射過程中使用環境貼圖“應用于帶id的面”復選框用來指定材質的id。
|||第四步:單擊工具欄中的“轉到父對象”按鈕返回到上層材質面板。還是在“貼圖”卷展欄中,勾選中“反射”通道并單擊其右側的“none”按鈕,在彈出的“材質/貼圖瀏覽器”中選擇“光線追蹤”材質并返回。
同理,再勾選中“折射”通道并單擊其右側的“none”按鈕,在彈出的“材質/貼圖瀏覽器”中選擇“光線追蹤”材質并返回。接下來設置“反射”通道和“折射”通道的“數量”參數值均為60,如圖4所示。單擊工具欄中的“將材質指定給選定對象”按鈕,賦予平面材質。
圖4 3ds max光線追蹤材質
第五步:選中前視圖中的那個平面后,再次打開“材質編輯器”對話框,選中一個新的材質樣本球,展開“貼圖”卷展欄,選中“漫反射”通道并單擊其右側的“none”按鈕,在彈出的“材質/貼圖瀏覽器”中選擇“位圖”貼圖,進入到“選擇位圖圖像文件”對話框,從中找到一個位圖文件并將其導入進來,如圖5所示。
圖5 3ds max位圖材質
第六步:單擊工具欄中的“轉到父對象”按鈕返回到上層材質面板。還是在“貼圖”卷展欄中,點選“漫反射顏色”通道右側的“none”按鈕,將其拖放到“自發光”通道上,在彈出的“復制(實例)貼圖”對話框中選擇“復制”選項,這樣“自發光”通道也具有了與“漫反射顏色”通道相同的材質,接下來將“自發光”通道的“數量”參數值設置為60,如圖6所示。單擊工具欄中的“將材質指定給選定對象”按鈕,賦予另一個平面材質。關閉“材質編輯器”對話框。
圖6 3ds max自發光
第七步:下面來設置“攝影機”鏡頭。進入到“創建→攝影機”子命令面板,單擊“目標”按鈕,在左視圖中創建一個目標攝影機,接下來選中透視圖并按鍵盤上的“c”鍵將其轉換為“攝影機”視圖。單擊主界面右下角的“推拉攝影機”按鈕,在“攝影機”視圖中調整好風景的位置。最后單擊菜單欄中的“渲染→渲染”命令,打開“渲染場景”對話框。在“公用”標簽面板中展開“指定渲染器”卷展欄,單擊“產品級”后面的按鈕,在彈出的“選擇渲染器”對話框中選擇“mental ray渲染器”后返回,如圖7所示。
圖7 選擇渲染器
小提示:3ds max缺省的渲染器是掃描線渲染器,雖然它相對于其他的渲染器來說具有渲染速度快的優點,但是它渲染出來的效果卻不十分令人滿意。而mental ray渲染器是由mental image開發的一款功能強大的渲染器,它是基于真實物理原理來模擬燈光的照明效果,包括光線的折射、反射以及衍射等等,同時它還提供了一些特殊的渲染效果。
第八步:展開“公用參數”卷展欄,在“時間輸出”區域內選擇“單幀”;在“渲染輸出”區域內單擊“文件”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文件輸出的名稱、保存類型后,單擊主窗口右下角的“渲染”按鈕將場景渲染輸出,得到最終效果圖如圖8所示。
圖8 最終處理效果
圖9 原始素材圖
總結:經過幾番簡單的操作,我們可以從最終效果圖看到,有了水,整個照片看起來非常有靈性。通過這個例子,我們也接觸了3ds max中的貼圖操作方法,體驗到了3ds max的對于照片后期處理的強大,看操作過程和最終效果,一點都不亞于photoshop。大家可以通過本例來舉一反三,制作出更漂亮的畫面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