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這個行業發展到流量不再決定網站生死的階段,應該說,這個行業的生態又進化了一大步。
互聯網從業的人都有一個習慣,或者說對這樣幾類數據達到了著魔的地步,一是查看ALEXA排名;二是統計獨立IP數、PV數、PR值;三是會員數。而最喜歡拿出來說事的還是“流量”這個大眾化的詞語。
恐怕就在寫這篇文字的鐘點,不少站長正在查看自己網站的流量數據。這幾個數據,不僅讓太多的中小網站站長揪心,讓太多互聯網企業的高層放不下,同時也高高懸在專注這個互聯網領域的投資人心中。這樣做一個比喻吧,網站就如同一匹馬,流量就是騎手手中緊握的鞭,如果是好的騎手,并且座下的是一匹良駒,則不用揮鞭,馬兒也跑得飛快;但如果騎手與座騎兩者出現一種缺陷,則揮鞭、更換座騎或者更換騎手,則成了必需,但無論哪種情況,在馬心中,總有那根鞭的存在,就如網站,流量總是一條“生命線”。
盡管已經出現不依靠網站流量也能做成上市公司的企業,如攜程,而且正在大量出現這樣的現象,不少人開始研究如何通過精準的服務獲得高回報,而避免拴上流量的戰車,沒完沒了的長跑,跑完后,卻發現獎金卻只有那么一點。
但就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又味同嚼蠟,個中滋味,從業人士可說是冷暖自知。如何真正地打破這條延續了長達十年的“定規”,而能開辟出更多地如攜程那樣的不再依托網站流量而實現規?;募毞诸I域與行業來,是一個值得思考與實踐的事情。圍繞這種思路,時下,有這樣幾種應用值得關注。
一是電子商務,而且要走同淘寶這樣的C2C平臺、阿里巴巴這樣的B2B平臺不一樣的道路。當然,肯定是要同具體的行業,同人們的現實生活結合得緊密,且贏利模式要清晰。
做高端客戶,做專業領域的目標客戶,將目標群體精準定位,提供在價格區間上其可以接受的產品與服務,獲得收益。運營重點本身就沒有放在流量與排名上,專做面向精準客戶群體的平臺與服務,這種平臺不再是普通意義上“我搭臺,你唱戲”的虛擬網絡,而是已經成為同某部分服務結合在一起的體系,比如從事網交所服務的金銀島,玩的應該是最徹底的電子商務,所有的交易基本上通過虛擬網絡進行,據聞目前的交易量已突破千億;還比如從事第三方采購服務的晨礱采購網等,這樣的互聯網企業提供的是企業級應用服務,市場開拓上是定向的、精準的,相當于投入的人力物力都用到了能夠帶來回報的客戶身上,而不再追求數額龐大,但卻難以挖掘出客戶的流量。這樣一種服務體系下,流量不過幾百,排名不過幾十萬,但活得遠比那種流量上百千萬級,排名上千的網站好得多。
這應該是精準化的電子商務的魅力,同時,也應該是互聯網運營思路的一種革命性變革。
二是專業服務,包括人力資源、法律、企業管理、財務服務、外包、研發等方面。人力資源與互聯網的結合如網絡招聘,可以說是一個相對較為成熟的市場,產生了像51job這樣的上市公司,以及智聯、中華英才這樣鼎足而立的互聯網公司,但除了獵頭業務外,包括這三強在內的眾多網絡招聘服務商目前的主營收入仍然是招聘廣告發布,賺錢的依據仍然是流量,而基數足夠大的流量也為客戶的招聘帶來了很好的效果,要做到流量不再是依據這樣的程度,恐怕需要獵頭業務的進一步成熟。再觀專業服務領域里的法律、管理與財務這三塊卻始終同互聯網的結合上,卻始終是水波不興。傳統的服務模式創造的市場空間已經上了百億級的規模,而嫁接到互聯網上,卻出現了率先進入的先驅者們不少成了先烈。比如以法律服務領域為例,可能大多進軍互聯網的律師事務所或其他機構,初始也并沒想著依托互聯網將業務做得更大,或者解決傳統模式遭遇的困境,于是隨大流建了一個網站,但隨著后來互聯網的普及,淘金者們紛紛“發家”,開始有專注于做法律門戶的機構,如較早期出現的以法律數據庫軟件產品為主的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意,以提供開放性法律服務平臺與信息、咨詢服務的找法網、中顧網等,但除開數據庫產品賺到了錢之外,其他服務基本上都與律師事務所短兵相接,未能突出差異化,也未能顯現出互聯網的優勢,當然,這種依找軟件產品的形式,確實擺脫了網站流量的魔咒,而且法律網站本身也很難吸引到大批量的訪問者。
而新近興起的又一批進入者則在策略上予以了調整,不僅僅面向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同時將企業管理咨詢與財務服務納入了平臺范圍之內,而將此打包成“企業的健康管理”,而法律、管理與財務確實是成長型企業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與不可或缺的保障。這類新勢力典型的如以律師委托、顧問委托與會計師委托為核心業務模式的覓法網。這家新興的網站在推出集法律知識、咨詢與業務操作為一體的“覓法通”產品之后,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面向一萬多家律師事務所展開了“品牌千家 服務萬戶”的加盟計劃,并且在操作層面上與眾多先行者走了不同的路子,一是對加盟商作了嚴格的限制,20人以上規模的律所才在考慮范圍之內;二是針對每家加盟律所都需要簽定業務合作協議,對雙方的權利義務做法律層面的規定與約束;三是加盟的規?;潭扰c攜程當年的酒店加盟基本上如出一轍,據其高管提供的消息,在6月份時,面向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加盟活動就同時啟動;四是加盟商的體系已經不再是零散型的,而是相對嚴格,出現了針對加盟律所的星級評定,并根據星級評定提供不同層次的案源分配與網絡、平媒、軟件平臺的推廣服務。而在覓法網之前的眾多先行者,在操作上卻走了一條零散化、虛擬化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法律服務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同互聯網的結合上。
如法律服務這種專業領域的業務推出,面向的是成長型的企業,落實到具體的盈收上,將是每個案子的標的及回款,而這種案子的獲得不再像廣告的獲取需要流量,而是基于法律服務團隊的強大,以及成功案例。如果說專業服務要走上一條全新的盈利之道,這將是一種值得永遠走下去的道路。
三是高端服務,比如高級聚會、奢侈品等領域。即使是網民數已經達到1億6千萬,但其中長期使用互聯網比例較高的仍然不是處于高層的富商、高管及其他高收入者。而高級聚會與奢侈品等專門針對這個高收入群體的服務卻能將他們吸引到虛擬網絡中,并且通過線下的服務實現一種互相促進、互相推動的效應。而在此時,虛擬網絡或者說網站扮演了一個方便遠程交流、發起聚會、提供增值信息、發出通知這樣的一種角色,而且通過這樣一種過程,逐漸地培養更多高收入群體成為熟練的互聯網使用者,同時迎接新的一批“玩網已經玩得爐火純青”的高端服務需求者,而這個群體畢竟是少數,而且一般都很繁忙,但每個需求能夠實現的回報都不少,這就是為什么不靠流量也能把事情做好的緣故,而這也是“二八法則”仍然非常有效的道理所在。
所以說,業界中忙忙碌碌的人們是否應該停下腳步來想一想這個問題,不僅想,最好是多做一些試驗,能成為創業者們借鑒的對象不僅僅只限于Myspace與Facebook這樣純虛擬應用的新銳,還有更多的專注于高端應用、企業應用的模式活得也并不壞。
盲目追求流量無限的放大,是不是讓我們失敗的次數也太多,讓我們陷得太深了,已經到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了。當我們將緊攥著那條“長尾”不放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想想從這條“長尾”上擠出金子的時間我們能否承受,現在以亞馬遜這樣的例子來說事,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了,現在即使是在互聯網應用的某一個細分領域里,做著同樣事情的掘金者隨便組合都能組成一個加強連,這個一個加強連的人都在搶割那塊蛋糕,你說要抓住這條“長尾”,用什么去抓啊?哪怕是用戶體驗做得最到位,恐怕缺乏有力的資本支持,也很難支撐到抓住“長尾”的那一刻。
長期關注TMT、互聯網、電子商務、管理信息化、中華文化、管理咨詢與培訓領域,致力于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專業服務領域(人力資源、法律、管理與財務)結合的研究、應用與實踐,操盤過80后創業者管理者大巡訪、建工培訓網、和君咨詢企業網、主航道、易管理等多個會議活動、網絡教育與企業網項目。
創建易管理網,從事中華文化與企業管理、信息化研究與咨詢服務;主航道科技互聯網事業部總監,從事供應鏈集成與第三方采購全流程解決方案服務;電子商務實驗室創始合伙人,從事電子商務解決方案與第三方評級。
活躍于京城民生關懷等社會活動領域,為支農、支教、扶助弱勢群體等事業曾奔走與呼吁,目前亦兼職從事跨國公司侵權拒賠事宜的調查與維權。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