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二
金庸老爺子的《天龍八部》想必大家都曾經看過,里面有個帶頭大哥,就是帶領中原群雄絞殺喬峰的少林方丈玄慈;當喬峰長大以后想要為父報仇的時候,眾多豪杰拼死維護的帶頭大哥,這么一位英雄豪杰,竟然是被慕容博所欺騙,自刎而亡。
大家還可能說起在前一段時間和股神有的一拼的“帶頭大哥77”,當股指破滅的時候,他也從神壇上走了下來,落了個身陷牢獄的下場。
這里,我并不是想說上面的兩個“帶頭大哥”,我要說的是社區化網站的帶頭大哥,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核心用戶”,但是他們的命運卻有著很多的相似。
“核心用戶”的產生是社區化網站發展的必然。
上篇寫到,社區化網站是在試圖構建“內容”和“關系”的和諧體,但是將表面的東西全部拿掉,最終還是網絡里的人和人的關系的構建;而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超過1個,必然會形成各種各樣的“關系”,也必然會形成“核心”,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假如一群人出去玩,肯定會有1個或幾個核心的朋友,為我們出謀劃策。
所以社區化網站也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核心用戶”。
麥田曾經把核心用戶分為4類:
1治理型:比較傾向對BBS社區進行制度治理、版務治理、網友治理
2寫手型:以發表主帖,對社區發展起到過重要作用
3回復交流型:不發表主帖,但幾乎每帖必跟,長期成為社區網友交流的粘合劑
4突發事件型:主要出現在突發事件中,但該事件對社區發展起到過決定性作用。比如mop的“銅須”,天邊的“易曄卿”,xcar的“小小馬哥”——對于這類人,尤其需要說明,當一些大型社區火了之后,大家發現原來很大程度取決于上述事件營銷,所以有一些新網站就自己“做”事件出來。
應該說麥田對于社區化網站的核心用戶分析的比較到位,不過隨著社區化網絡的發展,和現實社會不斷和網絡相互滲透,核心會員也不并僅僅局限與上面四個方面,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5線下聚會型有一部分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會通過很多線下聚會活動,將部分網友凝聚在自己四周,這部分網友,可能不能寫,可能不回復,也不懂社區治理,但是他們有錢,所以也會成為“核心用戶”
核心用戶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在天邊社區的天香賭坊,那是一個虛擬的博彩社區,在那里面熟悉各種博彩并且擁有很高勝率的用戶也會成為“核心用戶”。
就似乎文章一開始所說,帶頭大哥的最終命運其實早已經注定,那就是走向覆滅和死亡。很多人會把網絡比作江湖,社區化網站更是江湖中血光最多的地方,所以帶頭大哥的命運也經常是以在某個社區性網站的死亡為終結。讓我來舉幾個例子,讓我們試圖從中間找到一些規律并且看看如何阻止帶頭大哥過早的猝死。(這里的死,并不是現實中之真實死亡,而且指在社區化網站中的消失)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