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登錄微信的時候,發現微信團隊給自己發了一條信息,再次反駁了最近微信收費的謠言,同時也聲明微信不會針對用戶收費。對于這個回應,我感覺微信團隊真的是無力吐槽了。不管這個消息的背后是誰在操作,對于微信來說都不重要,反而是側面應證了一個訊號,那就是微信的存在的確很可怕。
不過對于一些關注互聯網較少的朋友,微信收費的消息的確讓大家嚇了一跳,而網上更是曝光了一個投票,結果表明微信一旦收費,有大約百分之90的用戶不會再繼續使用微信。這算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但是在我看來,微信無論如何都不會收費,畢竟是一個剛剛開始起步的產品,現在收費雖然可以讓自己的盈利飆升,但總歸是一個短期的盈利手段,對于微信未來發展的打擊是致命的。而我認為微信不收費也有3個理由。
第一,微信目前的商業模式并不明確,也就是即使收費,微信也沒有一個合適的取向,如果單單是點擊廣告或是微信廣告推送都不過是極其沒有創意的手段,微信肯定不會將重心放在這些沒有意義上的東西上。
第二,運營商對于微信的施壓,其最終目的是想和騰訊共享。換句話說,雖然流量的增加無法比擬短信的增收,但是總比沒有強。況且短信等傳統通訊手段終究會被互聯網其他新興產物代替,運營商之所以對微信不斷施壓,為的就是能夠和微信長久分享這塊蛋糕,弄得魚死網破,并不是運營商想看到的結果。
第三,關于微信要收費的傳聞并一定就是競爭對手釋放出來的,也有可能是微信團隊自己為了試探消費者的心態而故意釋放的訊號,通過大家的反應來決定下一步營銷和盈利的重點。所以,這一切都有可能是欲擒故縱。
所以整體來說,關于微信收費的消息百分之80是噱頭,是出于商業考慮的手段,大家看看就行,不必當真,如果真的要收費了,也不會是這個預兆。不過就像是之前題目說的那樣,微信運營的目的顯然不是收費這么簡單地事情,雖然盈利是早晚的事,但是微信想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微信的整體戰略
微信其實在馬化騰眼里擁有更多的定義,而不是單純的一個即時軟件這么簡單,相信在馬化騰看來,一個生態系統遠比出色的軟件要來得更加有誘惑力。就好像蘋果的APP應用平臺一樣,雖然是封閉的研發平臺,但是蘋果從中獲得利潤是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比擬的,這也讓蘋果的市值一度超過700億,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當然,這只是筆者的一點看法,不過微信借鑒此處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作為一個互聯網產品,微信理應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從目前來看,微信也的確是做到了這點,從功能的完善以及公眾平臺的監管上都做得比較到位,雖然中間因為封號事件導致了一些用戶的抗議,但是我們能從中看到微信團隊對于微信小心謹慎的運營態度,這點的確很關鍵。畢竟一個生態系統不是這么容易打造出來的,卻是很容易毀掉的。
應該采取的措施—已見
但不管怎么說,微信的確是涉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中,大家的競爭往往不是絕對的公平。尤其是擁有絕對控制權的傳統運營商們來說,微信就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對手,弄不好哪天就會吞噬整個行業,所以對于微信使絆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所以這些因素都是微信想要長期發展必然考慮的事情,在這筆者給微信提幾點建議,算是班門弄斧了。
1 抓緊時間開發盈利支撐點,因為自從微信用戶基礎突破3億以來,各大與微信有所牽扯的公司神經都被繃得很緊,一心想阻擊微信,所以說微信想安全發展的環境已經沒有了,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快嘗試盈利手段,為自己未來發展之路做好鋪墊。據說,微信最近已經開始低調測試移動游戲應有,看來微信已經注意到這點了。
2 繼續完善和開發公眾平臺,允許草根大號的介入,其實草根大號對于微信的貢獻不僅僅是負面,就像當初的微博一樣,之所以微博能夠迅速紅火起來,和草根大號的活躍是分不開的,因此允許草根大號的生存是必須的。而讓他們存活就必然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廣告的存在。這點其實也是人之常情,與其完全杜絕,都不如合理發展,可以允許草根大號每天只發送幾個鏈接或是只允許一些認證賬號發送類似信息,也許是公眾平臺運營的重點,完全杜絕和抹殺,對大號不負責,對自己也不是很好。
3 提供高質量的細分化內容,如今是一個講究效率的社會,大家都在享受快文化帶給自己的方便與快捷,因此與其提供海量的信息包,倒不如逐個擊破,讓有固定需求的人閱讀到最想要看到的東西,而這顯然是微信未來在公眾平臺甚至是自有產品拓展上應該有的考慮。
4 完善地方公眾平臺和實現簡易化搜索,雖說百度和谷歌可以滿足大家的大多數搜索需求,但是對于使用密度不高的信息獲取需求,選擇關注一個公眾賬號顯然要更合理,就像前面所說的,信息的準確和快速獲取是很多用戶選擇產品的首要考慮。以上只是頭發造型站長http://www.faxinglu.com/自己的看法和評論,歡迎大家閱讀和轉載,謝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