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越來越多的細分領域內的SNS網站應運而生,2008年開心網的到來,將之推到了頂峰。“今天你上開心網了么?”已成為白領之間的問候語時,開心網病毒營銷和口碑傳播的成功,證明了社會化網絡的理論在中國踐行成功了第一步,剩下的,就是如何強化和維護這種關系鏈并為用戶創造實際的線上及線下價值。 |
與2004年SNS(社會化網絡)和六度理論登錄中國時的徒有其表不同,在經過四五年的“蟄伏”后,SNS網站們應來了他們的狂歡歲月。
狂歡的開始,似乎是源于微軟對Facebook高達150億美元的估值,緊接著,曾在多元化發展道路上時時迷路的千橡集團,在其“貓撲”、“人人”等網絡資產不明所以或有名無實的情況下,僅靠剩下的校內網——這是一家校園SNS網站,居然就從軟銀那里拿到了據說上億美元的投資。莫非,真的只是校內網撓到了孫正義的癢處?
曾幾何時,SNS網站在中國發展難的核心原因就在于特殊的用戶心理。俗話講,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但這種“熟人”是建立在“面授機宜”的大前提下。社會化網絡強調通過互聯網從此及彼,個個相傳,例如甲一旦認識了乙,那么乙的朋友也就等同于甲的朋友。而實際并非如此,這種傳遞會隨著關系鏈的拓展,隨時衰弱甚至突然中止。
不過,SNS網站的峰回路轉,一方面在于網民對網絡社交需求的真正釋放和用戶心理的成熟:當人們愿意用實名寫博客和注冊的時候,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他們愿意為信任作出承諾;另一方面也是這些網站市場細分做得有效,真正將“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的網民圈定在了一起,使得病毒傳播自發形成,例如“51”定位于網吧人群,校內網則是大中學生交友的樂園,目標群體直指學生階層。
越來越多的細分領域內的SNS網站應運而生,2008年開心網的到來,將之推到了頂峰。“今天你上開心網了么?”已成為白領之間的問候語時,開心網病毒營銷和口碑傳播的成功,證明了社會化網絡的理論在中國踐行成功了第一步,剩下的,就是如何強化和維護這種關系鏈并為用戶創造實際的線上及線下價值。
只是開心網在讓大家開心一段時間之后,依然還僅僅通過線上邀請、口碑傳播來吸引人氣,再通過游戲來黏住人氣,這種方式很快就使得大量用戶“審游戲疲勞”,而這種疲勞并不能用不斷的推出新鮮好玩的游戲解決。開心網的思路是典型的“先線上,后線下”。
反觀另一家SNS網站:運動人網,則逆向行之——“先線下,后線上”,運動一事本是集體活動。換言之,在現實中,這種關系圈本就存在,而且清晰實在。運動人網無須像大多數SNS網站一樣,先引導人氣,寄希望于沉淀出幾個有模有樣的“圈子”;而是一入手就提供功能性很強的服務。相比之下,開心網這樣以“開心”入手的網站,還停留在構建一般性社區的階段;運動人網則已是社區基礎上的特區了。特在哪?就是運動器材、運動場地、運動人乃至運動服務的復合“集中營”。這些利益點已緊緊和財大氣粗的體育產業關聯在一起了。所以,運動人網能掙錢就毫無懸念了。這就同自來水和咖啡的區別。水是咖啡的一個基礎,但只有水的話,永遠成了不了咖啡。只提供解渴、潤喉的水并不能滿足真正抓住用戶。大部分的SNS網站都還是在做水而已,處在看似開心的迷局當中。
這其實也應了互聯網創業的一個定理,線下資源是盈利模式和周期的決定性因素。所以運動人網無須單純從流量做起。如果從流量做起,則仍然是門戶,是眼球經濟的思路。誠然,開心網無疑是互聯網業界短期營銷的一個成功樣板和標桿,也鼓舞了很多細分領域的中小SNS網站。在單極蒼白的中文互聯網絡世界,我們需要更多像開心網和運動人網這樣能異軍突起的互聯網公司,能夠把水變成咖啡,破解SNS網站盈利的迷局。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