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的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不過,幾年下來,盡管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分享著傳統媒體的蛋糕,但廣告重心依然是在傳統媒體。除了新浪等少數平臺外,如何生存、發展是更多的新媒體平臺考慮的問題之一。
對于眾多的新媒體平臺而言,其目前的運作模式大致有,大而全模式。以口號為“國內傳統媒體行業當之無愧的新媒體先鋒”上海文舉例。文廣旗下共有四大塊新媒體業務:經營網上視聽業務的東方寬頻、經營數字電視與高清電視的文廣互動、經營IPTV的百視通及經營手機電視的東方龍。并數字電視、手機電視和IPTV、寬頻等領域,都有著自己一系列的動作;此外,還有單一模式,包括手機媒體、IPTV、數字電視、移動電視、博客、播客等類型;ICP SP CP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通過SP斂財,以及傳統媒體增加互動內容后的“偽新媒體”模式。
筆者認為,新媒體要有所作為,必須突破自身原有的慣性思維。
不要想大而全,尋找自己的主攻點。從“超女”的運作模式為高潮點,眾多新媒體公司迷信借助電視、互聯網和手機三網合一的互動作用,從而讓更多的人開始覬覦大小通吃,壟斷所有的盈利模式。雖然新媒體帶來了盈利模式的根本性改變,不過,面對三網合一的趨勢,對于新媒體來說,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如品牌還沒有完全形成、產品同質化嚴重,人們對新媒體的內容缺乏誠信度,不認為其是強勢媒體。所以要打造真正三網合一的模式,要實現品牌+內容+渠道的整合,不是那么容易。每家公司要根據自己的具體實際,尋找自己的主攻點。
此外,新媒體不要把自己樹為舊媒體的對立面,要互為補充。不要直接將新媒體與舊媒體比較,而是站在補充的角度切入,側重反應媒體的效果。
新媒體公司還應該扎實做自己的內容,不要急功近利。新媒體的投資比平面媒體大很多,一個新浪起碼要幾個億才能做到這樣,所以后來很多人模仿新浪、模仿搜狐,大部分都退出了,因為它虧本了,它賺不到錢了。為了盡快解決吃飯問題,很多公司走上了急功近利的道路,比如做情色的部分,比如做欺詐性的短信等。
最后,打造差異化、個性化也是新媒體必須走的方向之一。復制別人的模式,即便不是死路一條,至少也會做得很辛苦。只有專注構建自己特色烙印的新媒體,才是最終的出路。
案例分析:
2007年7月的一個早上,廣州大學女生阿薇在上課路上,習慣性的用手機上網,登錄到國內某WAP網站,為正在進行當中的一選秀節目中,其喜歡的對象投上一票。
手機、電腦的普及,使得媒體形式迅速多樣化?;ヂ摼W的普及,使年輕人早已習慣了從Internet上獲得信息、交流思想、分享與傳播。而手機媒體的出現,又增加了媒體的隨身、便捷性與互動性。
今年5月,3G門戶與廣州某報業集團共同推出了手機網站,推出《報網直播室》《名記專家在線》等視頻節目,并引入互動報料和評論平臺,實現深度挖掘與跨媒體互動,運用圖片、視頻、音頻、互動等多媒體的手段呈現出更精彩更吸引的新聞產品,進一步發揮新聞影響力。
這種合作,一方面,彌補了手機等新媒體原創性的內容很少,同質化嚴重的現象;另一方面讓傳統媒體內容增強互動性。
這種“傳統 新興”的結合模式,能夠更好的發揮各自的優勢所在,彌補新媒體在內容方面的短板。不過,手機媒體要尋求真正的生存發展,合作僅僅是一個開始,如何將點擊率、用戶數量,轉變為良好的盈利模式,依然是他們所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