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手機號碼僅僅是用于通訊聯系的一組數字,如今它早已成為互聯網平臺身份認證和維護信息安全的密鑰,影響著個人隱私、賬戶安全。很多人不知道,其實用來綁定各種賬戶的手機號碼是一張有過幾個前任的“二次號”,這種情況對我們的個人隱私和賬戶安全又有何影響呢?
首先有必要科普一下“二次號”——通訊運營商會將已銷戶和停止使用三個月以上的手機號碼進行回收和二次銷售,這些被二次銷售的號碼就是“二次號”。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些手機號碼被回收后,由于用戶手機號碼信息未能及時更新會產生種種問題,對個人隱私、企業運營等帶來較大的傷害。有什么傷害?看完以下兩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事例1:痛失用戶
李先生新辦了一張手機卡后,打算在某電商網站注冊賬號。但在注冊時,李先生卻發現新買的手機號已被“前任”注冊,自己嘗試多次仍未注冊成功,只好放棄。
分析:因缺少手機號碼使用狀態數據,平臺未能及時開放注冊,導致潛在用戶流失,同時也為用戶帶來諸多不便。
事例2:惹禍上身
不久前,朱女士購買了某品牌手機和新手機號。誤打誤撞之下,她通過找回密碼的方式登錄了該品牌手機里提供的“云服務”,發現云端里存放著“前任”手機號主人的個人隱私資料,包括照片、短信、通信錄等。
分析:由于平臺缺少對用戶手機號碼使用狀態信息的把控,導致舊用戶個人隱私泄露,或將面臨法律風險。
其實,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二次號”沒有形成閉環,即舊主注銷手機號碼后沒有及時對授權應用或網站進行解綁,導致移動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之間存在信息偏差。
如何防止“二次號”問題做妖?
方法在此:
針對“二次號”問題,中國移動對合作方提供的用戶手機號碼注冊時間與號碼開戶時間進行比對,從而判斷手機號碼是否為“二次號”,如果是則會通知合作方采取措施應對。這樣一來,用戶即使使用“二次號”,也能成功注冊。這項功能可幫助企業維護新注冊用戶的權益、規避老用戶隱私泄露的風險,有效降低合作方用戶運營的成本。目前,淘寶、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均已選擇與中國移動合作,保護用戶權益的同時規避風險。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