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第四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表示,當前寬帶不寬成為云計算的瓶頸,我國光纖入戶難,桌面互聯網平均網速是1.4mbps,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國平均網速1.4Mbps 光纖入戶難
“中國光纖入戶難,桌面互聯網平均網速是1.4mbps,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排第90名,被手機網民們稱之為 “龜速”。” 李德毅表示,“我們期盼著寬帶中國,我們期盼著國家的20兆在城市,4兆在農村。世界上的科學家已經創造了186個Gbps的超高網,中國的移動通信獲得 2011年國家發明一等獎,寬帶不寬總體來看不是技術問題。”
李德毅:我國光纖入戶難
此外,對于安全隱患制約云計算的說法,李德毅院士表示了否認,他說,安全問題不再是云計算的攔路虎。從互聯網誕生開始,安全問題就沒有消除過。以前敏感的數據大量分散、重復、位于網絡邊緣,難以管理,造成了泄露的風險。通過服務的規?;?、集約化和專業化,數據和信息高度集中存放于數據中心,改變了端設備上安全難以管控的格局。
去年第四季度我國網速未達全球平均值
全球第一大內容分發網絡提供商Akamai最新報告顯示,2011年四季度全球有93個國家和地區的平均網速出現下滑,41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增長。韓國四季度的平均網速為17.5Mbps,峰值速度高達48Mbps,蟬聯全球之首。而該季度中國內地的平均網速為1.46Mbps,峰值網速為5.68Mbps。
報告稱,在去年下半年中一些國家和地區網速發生重要變化。在2011年三季度全球網速最快的10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韓國和日本四季度出現增長。韓國平均網速從16.7Mbps增至17.5Mbps,日本平均網速從8.9Mbps增至9.1Mbps。中國香港平均網速從10.5Mbps降至9.1Mbps,與日本并列第二。美國平均網速則從6.1Mbps降至5.8Mbps,位列第13。
全球平均網速也有所降低,從2011年三季度的2.7Mbps降至四季度的2.3Mbps,降幅達到15%。
(導讀:你的真實網速多少?立即測試網速看看)
寬帶提速面臨困境
專家們認為,我國寬帶由于在認識、法律、體制及政策配套以及市場管理等諸多方面的不足,發展速度明顯滯后。比如,如今全球已有112個國家和經濟體發布了國家寬帶戰略和計劃,而我國不在其列。
體制障礙是一個突出問題。“通信傳輸有線網絡方面,現在分屬不同的部門,由于無法統籌規劃和協調,重復建設嚴重,互聯互通仍存在瓶頸。”有業內人士直言。
在寬帶建設中,還面臨著種種現實利益的阻截,“最后一公里”的推進相當艱難,光纜進小區遭物業、高額收費嚇退用戶的事時有發生。
一些老舊樓房“銅退光進”的改造,也面臨著困難。工信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陳金橋介紹說,改造線路需要到居民樓建光端機,可能要破壞居民原有的裝修,還要加裝一些設備,居民擔心有輻射。這都導致了基層執行進度較慢。
此外,部分運營商表示,由于缺乏寬帶投資配套財稅支持政策,自身資金壓力較大。
相關知識:
什么是光纖入戶?
光纖入戶(FTTP),又被稱為光纖到屋(FTTH),指的是寬帶電信系統。它是基于光纖電纜并采用光電子將諸如電話三重播放、寬帶互聯網和電視等多重高檔的服務傳送給家庭或企業。
光纖通信以其獨特的抗干擾性、重量輕、容量大等優點作為信息傳輸的媒體被廣泛應用。而利用已有的輸電線路敷設光纜是最經濟、最有效的。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豐富的電力線路資源。全國500KV和330KV的電力線路有25,094.16公里,220KV線路107,348.06公里,連上110KV線路共計310,000公里,所以我國的電力線路具有非常可觀的應用前景。
相關鏈接
工信部:我國4兆及以上用戶使用比例已經超過了50%
在5月31日由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主辦的“2012寬帶通信及物聯網高層論壇”上,據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介紹,截至今年4月份的最新數據,全國固定寬帶接入規模達1.59億,4兆及以上用戶使用比例已經超過了50%。
張峰表示,如此看來,工信部在今年年初制定的目標保守了一點。
“去年年底的目標還僅僅是使用4兆以上帶寬產品的用戶比例達到38%—39%,今年計劃提升10個百分點,達到50%。經過3個月的努力,現在平均帶寬已經達到了50%。”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