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運營商從價格戰轉為帶寬提速戰?業內人士回答說,這是市場需求的必然。隨著用戶需求的增加,普通帶寬已經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要。
據了解,錦州寬帶發展一共經歷了幾個提速階段,都清晰地反映了錦州互聯網用戶對于寬帶發展的需求。
錦州寬帶提速 3m、4m成主流
十多年前,錦州的網速從可憐的56K提升到了512K,屬于最初步的寬帶升級。512K的ADSL下載速度能達到60K左右,這10倍速度的變化讓人體會到了打開網頁的流暢,使用戶從耐心等待一個網頁打開變成了可以隨時流暢打開網頁。那時候用戶對寬帶的要求實在是不高。
隨著各種視頻網站蓬勃發展,迅雷、BT下載需求增大,“512K”這僅僅半M的速度在幾年之后已經無法滿足需要,錦州的寬帶開始了第二次提速。從512K的準寬帶提升到了2M帶寬,速度提升了四倍。2M寬帶已經可以滿足于一個家庭在電腦不多的情況下基本的上網、發郵件、瀏覽視頻、看網絡電影、玩網絡游戲的需要。所以從2M寬帶綜合性價比來看,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整個市場的主流。
2M寬帶已經有些跟不上形勢
但現在,2M寬帶已經有些跟不上形勢了,記者了解到,目前一個家庭擁有兩臺甚至三四臺電腦已是平常事,雖然開通手機3G業務的用戶越來越多,但用手機WIFI(局域網)上網可以不走3G流量,是在家的最佳上網方式。所以等于一個家庭的2M寬帶好幾個人使用,再加上目前網絡視頻已經開始向高清發展,可憐的2M被這么瓜分已經無法滿足每個家庭成員的需要。寬帶用戶曹睿對記者說,他跟愛人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兩個臺式機兩臺筆記本電腦,加上手機,一共有6個需要上網的設備。大家搶來搶去的,就那么一點兒寬帶資源哪兒夠啊。所以也把寬帶提速納入了明年的計劃之中。
聯通市場部的田震告訴記者,安裝寬帶的技術人員最能體會到現在家庭用戶對于寬帶要求的增長趨勢。過去安裝寬帶,“貓”僅僅能插一根網線,現在不同了,用戶裝寬帶用的“貓”已經發展到不但有好幾個有線插口,還具有了無線路由器的功能。這就是因為一個家庭的電腦、手機等用戶越來越多,一根線無法滿足多個家庭成員對于上網的需求,而且隨著高清視頻等網絡媒體應用需求量的猛增,用戶對帶寬的要求會越來越大。
那么是否4M就能滿足應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業內人士說,只要價格達到一個合理區間,對于互聯網寬帶來說,追求速度永遠是發展的大方向。也許用不了多久,隨著需求的進一步增加、帶寬價格的進一步下調,3M、4M寬帶會成為錦州的主流,2M寬帶會逐漸從市場上淡出。
爭取用戶 從拼價格轉為拼速度
張勇一直是《穿越火線》游戲的忠實玩家,最近又迷上了《征途2》,但他對自己的寬帶情況一直不是很滿意,2M的ADSL平時下載軟件或者瀏覽網頁還沒問題,但玩起網絡游戲就顯得捉襟見肘了,用他的話說是“卡得要死”,有時候恨不得砸了電腦。但砸電腦是錯誤的,因為網絡帶寬跟不上實在跟電腦沒啥關系。張勇的2M帶寬的ADSL下載能達到200K,但是上傳速度只有幾十K,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玩游戲肯定要卡。10月23日,他的寬帶就要到期了,思來想去他決定多花點兒錢將自己的寬帶升級成4M光纖。這樣,上行速率和下行速度都能達到400K。雖然原有的ADSL寬帶還沒有到期,但他仍然迫不及待地提前換了寬帶,在10月17日晚上他測試4M光纖速度,當發現用QQ給朋友傳輸20M的文件不到1分鐘就傳輸完畢時,心情豁然開朗,這回網絡游戲一定流暢得不得了了!
像張勇這樣考慮提升自己網絡速度的寬帶家庭用戶大有人在。尤其是10月接近年底,很多人開始逐步考慮拋棄2M寬帶,把眼光鎖定了更快的3M、4M。而這個時候也正是寬帶運營商爭取用戶、增加自己市場份額的大好時機。過去在同樣爭取2M寬帶用戶的情況下拼價格,而現在拼價格已經有些讓運營商力不從心,繼而根據用戶的需要,運營商的市場戰略已經從拼價格向拼速度轉化了。
記者了解到,就連錦州最便宜的某寬帶似乎也放棄了單純價格戰的打法,今年錦州的寬帶價格比往年反而有所提升。拿錦州最便宜的某寬帶來說,過去2M寬帶使用兩年費用僅僅不到600元,如今這個價格僅僅是一年的寬帶費用,但附帶了其他的優惠政策。目前鐵通、聯通等已經開始宣傳更快的寬帶,鐵通在宣單上主打3M寬帶,價格設置為每年570元,但其中含移動話費300元,分月返還,以這種方式對3M寬帶進行促銷。升級到3M不難,但4M寬帶的價格壁壘還是相當明顯,一年的費用需要800元,跨越4M寬帶并不容易。為了加快用戶升級4M的速度,聯通也推出了頗讓人心動的政策,原有的2M用戶如果打算升級到4M,每個月在原有2M費用的基礎上只需多交10元錢,也就是每年多交120元即可享受4M速度,以這種方式降低了4M的準入門檻。
512k到10M寬帶 那道漂亮的上升弧線
“寬帶的標準是不斷改變的。最開始時512k就是寬帶,現在2兆就是寬帶。但從去年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開始,不到4兆一概稱為窄帶,只有4兆或以上才能被稱為寬帶。”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2002年~2004年,寬帶在武漢起步,ADSL業務開始替代ISDN及163窄帶撥號業務,用戶規模達到36萬。2005年~2008年是寬帶快速發展期,ADSL引領寬帶市場潮流,1M和1.5M成為主流帶寬,電信優勢明顯,用戶規模迅速接近100萬。2009年~2011年進入平穩發展期,光纖接入成為潮流, 2M、4M成為主流帶寬,寬帶產品以融合為主。目前,電信推出4M、10M、20M等天翼寬帶系列產品,帶給用戶極速寬帶新體驗。
2009年6月5日,武漢電信在光纖到戶小區推出超高速寬帶,武漢首個10M家庭寬帶用戶在武漢市青山區誕生。10M帶寬意味著什么?通過它可以滿足用戶幾乎所有的娛樂需求:在家里就可以創造一個移動的互聯網世界,可以觀看不同清晰度的高清電視,玩高清視頻游戲,下載高清電影……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中國電信就開始實施“光進銅退”戰略,積極將光纖向用戶端推進;此后陸續進行了光纖到小區、光纖到樓的建設,新建小區和住宅樓宇全部實現光纖通達,具備提供高達20M的接入帶寬能力;舊有小區和住宅樓宇的光纖通達率也逐步提高。通過實施“光纖到戶”工程,實現網絡的寬帶化、IP化、智能化和融合化,從而成功搭建新一代寬帶綜合網絡。目前,已經形成一個網絡運營穩定、覆蓋遍及城鄉、維護保障體系完善的寬帶網絡,為武漢百萬寬帶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成為武漢政務、企業、學校、家庭、社區信息化發展的基礎網絡。
為加速普及,天翼寬帶提速不提價,用戶以2M的價格就能享受4M的速率。今年3月9日,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宣布,通過各類措施,80%的家庭寬帶享受免費提速,武漢家庭寬帶4M普及率已達50%,晉級全國家庭帶寬最高城市之列。同時,企業用戶可以通過改用商務光纖的方式享受寬帶大提速。
除家庭寬帶普遍提速,電信還著力實現有線寬帶、無線寬帶融合發展,最大程度地提升用戶的網絡體驗。基于自身多網融合的優勢,天翼寬帶不但將原有固網業務和移動寬帶融為一體,還將家庭網關、無線上網卡手機、家庭信息機、PDA、PSP等終端接入一網打盡,用戶在家里就可以創造一個移動的互聯網世界。
相關鏈接
中國電信將網速寬帶標準從4Mb/s提升至12Mb/s
日前結束的中國電信交流會上,電信總經理王曉初表示,將會更進一步擴充電信寬帶規模,將之前制定的普及網速4Mb/s接入能力,提升為12Mb/s接入能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電信之所以將寬帶普及速率調整為高清視頻所必須的12M,正是為了應對來自廣電系的競爭壓力。
中國電信帶寬提速計劃背后,除了工信部一紙政策為中國電信的突進策略提供了政策背景,另一個外因是廣電系各省份公司正爭先恐后推出10M以上帶寬,尤其是甚至有省份自行研發了高清機頂盒,更是對電信以及聯通的互聯網接入服務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