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導讀:
一、交互響應分支的建立
authorware 6.5的所有交互響應都需要通過交互圖標來設置實現,因此我們首先來學習一下建立一交互響應分支結構的步驟。
二、交互響應類型的介紹
詳細介紹按扭響應、熱區響應、熱對象響應、目標區域響應、下拉菜響應、條件響應、文本輸入響應、按鍵響應、嘗試限制響應、時間限制響應、事件響應等11種交互響應類型不同的功能和技巧。
三、交互實例制作:巧對唐詩
程序執行表現為:預覽圖中的古詩有兩斷句,要求學生選擇正確答案,并將答案拖至詩中正確位置。
一、交互響應分支的建立
authorware 6.5的所有交互響應都需要通過交互圖標來設置實現,因此我們首先來學習一下建立一交互響應分支結構的步驟。
1.首先從圖標工具欄上拖動一交互圖標放置到流程線上合適位置。
2.僅僅交互圖標本身并不能提供交互響應功能,必須為交互圖標創建響應分支。接著我們以建立一按鈕響應交互分支為例來說明響應分支的創建過程。
隨便拖動一群組圖標到流程線上交互圖標的右側,因為是第一次建立響應分支,因此程序會自動彈出一個響應類型對話框(如圖1所示),在響應類型對話框中顯示了authorware的"交互圖標"所支持的11種響應類型,每一種響應類型都用不同的圖標按鈕表示;可以通過單擊它們對應的復選框來選擇相應的響應類型。我們選擇默認的"button"按鈕響應類型,按"ok"確定后即完成按鈕交互響應分支的建立工作。建立交互分支后,可以按快捷鍵ctrl+e調出響應屬性對話框,根據實際需求對響應分支的交互返回類型、響應屬性等進行具體設置。
因此最簡單的交互響應分支結構應該包括交互圖標、響應分支,這其中將涉及到交互的響應類型、分支返回類型等概念,我們將在后面詳細介紹它們的基本使用知識和技巧。
圖 1
提示與技巧
建立一個交互響應分支后,如果再向交互圖標的右側拖動圖標,響應類型對話框將不再顯示,它會默認設置前一個分支的響應類型。
authorware 6.5中有些設計圖標是不能直接作為響應分支圖標的,它們包括決策圖標、框架圖標、交互圖標、數字化電影圖標、聲音圖標,當您拖動這些設計圖標到交互圖標右側時,系統會自動添加一群組圖標作為分支圖標,并將這些圖標置于該群組圖標的二級流程線上。
二、交互響應類型的介紹
知道如何建立交互響應分支后,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交互圖標支持的11種響應類型的具體功能與使用區別。
【按鈕響應】(button)
按鈕響應是使用最廣泛的交互響應類型,它的響應形式十分簡單,主要是根據按鈕的動作而產生響應,并執行該按鈕對應的分支。這里的按鈕可以是系統自帶的樣式(通過執行菜單windowàbuttons…查看選擇),也可以是用戶自定義的。
提示與技巧
激動人心的是authorware 6.5開始支持以變量或者包含變量的字符串表達式作為按鈕的標簽,這對于程序中動態改變按鈕的標簽文字有著重要的意義!如圖2所示。
圖 2
【熱區響應】(hot spot)
熱區響應也是使用頻繁的交互響應類型之一,它是通過對某個指定范圍區域的動作而產生響應。熱區響應最典型的應用就是實現文字提示功能:例如我們將鼠標移至工具欄的按鈕上方時,在鼠標的下方就會出現該工具的功能提示,這種文字提示功能非常方便,會使我們更快捷地得到幫助信息。利用熱區響應就可以輕松實現這一功能,具體設計方法如下:
1.在交互圖標的右邊拖入一顯示圖標并建立一熱區響應交互分支,在顯示圖標里放置需要的提示信息,例如一段功能描述文本等。同時調整熱區響應范圍為指定的合適區域。
2.快捷鍵ctrl+e調出該分支的響應屬性對話框,把熱區響應的【match】屬性域選擇設置為"cursor in area",同時把響應屬性的【erase】擦除域選擇設置為"before next entry"即可,如圖3所示。這樣就實現了文本提示功能,設置過程相當的簡單!
圖 3【熱對象響應】(hot object)
熱對象響應是通過對程序設定的某個對象的動作而產生響應類型。熱對象響應和熱區響應類似,它們的響應屬性設置方式也幾乎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熱區產生響應的對象是一個規則矩形區域范圍,而熱對象則是一些實實在在的物體對象,這些對象可以是任意形狀,例如圓形、不規則三角形狀等等,如圖4所示,這也是熱對象響應比熱區響應更加靈活方便的體現。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熱區響應程序中,所有的畫面可以放置在一幅圖,即一個顯示圖標中,而在熱對象響應的制作過程中卻不可以,熱對象中的每一個對象必須保證單獨放置在一個顯示圖標中。
圖 4
【目標區域響應】(target area)
目標區域響應是通過用戶操作移動對象至目標鎖定區域內而相應產生的響應類型。目標區域響應包括正確響應和錯誤響應,具體通過目標區域響應屬性對話窗口的【status】屬性域設置,如圖5所示。
圖 5
提示與技巧
在目標區域交互響應中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錯誤響應區域與正確響應區域有重疊甚至是完全覆蓋的局面,這樣當程序運行時,是否會出現錯誤響應與正確響應同時執行的情況呢?其實authorware的響應優先級是根據分支距離交互圖標的遠近來確定,也就是說當執行了正確操作,authorware就會執行正確的分支,然后返回交互圖標等待下一次交互操作,而不會同時又響應執行錯誤的分支。
【下拉菜單響應】(pull-down menu)
下拉菜單響應是通過用戶對相應下拉菜單的操作(菜單選?。┒a生的響應類型。下拉菜單響應的建立與使用相對簡單,其中下拉菜單響應分支所在的交互圖標的名稱即為下拉菜單的標題,交互圖標下的各個下拉菜單響應分支的名稱對應為該下拉菜單的菜單項。當選擇某一菜單項時即響應執行對應分支的流程內容。
提示與技巧
默認情況下當選擇了文件的"menu bar"屬性(執行菜單modifyàfileàproperties…或快捷鍵ctrl+shift+d可調出文件屬性對話框)后,運行程序時總有一個默認的英文"file"下拉菜單,有辦法把這個英文菜單給"漢化"為中文菜單嗎?答案是肯定的,實現流程如圖6所示。根據流程可知解決辦法實際上就是利用程序先建立一個和默認的"file"同名的下拉菜單,這樣程序就會以為這個英文"file"菜單是用戶建立的,因此才會"賦予"程序隨時擦除該菜單的權利,這樣就可通過擦除圖標把這個英文"file"菜單給徹底擦除掉,當然最后我們還要建立一個中文的"文件"下拉菜單替代原來的英文"file"菜單及其菜單項,即所謂的"漢化"。
圖 6
【條件響應】(conditional)
條件響應是通過對條件表達式進行判斷而產生的響應類型,即當某一條件變量表達式的數值滿足條件交互分支的要求時,程序便開始執行條件分支所在的內容。在一個條件響應分支中,允許設置多個條件來滿足條件變量的各種變化范圍,例如下列條件表達式:(sec+ conditional1=sec+1)& conditional2>1
提示與技巧
條件響應屬性有一個很重要的【automatic】自動執行屬性,如圖7所示:假如選擇"when true"選項,則程序執行時,authorware就會根據條件變量的值來判斷響應是true(真)還是false(假),一旦符合條件,authorware將自動執行此條件響應分支;假如選擇的是"on false to true"選項,則只有在條件由假變為真時,authorware才會執行該條件響應分支。假如選擇"off"選項,authorware則會關閉條件判斷功能,也就是說只有在指定條件正確的情況下才產生響應。當設置條件響應為永久(perpetual)交互時,【automatic】域將自動設置為"on false to true"。
圖 7【文本輸入響應】(text entry)
文本輸入響應是根據用戶的輸入文本而產生的響應類型,一般都通過它獲取用戶的文本輸入內容而進一步進行相關的響應處理操作。
提示與技巧
authorware 6.5的其中一個新特性就是文本輸入響應屬性的【pattern】文本輸入框開始支持變量或者包含變量的字符串表達式作為響應的范本,如圖8所示【pattern】文本框輸入的表達式:"i am "^yourname
假如自定義變量yourname的值為rock,那么根據上述表達式,當用戶輸入字符串組"i am rock"的時候則產生分支響應。另外,如果想使用多組字符或者字符詞組來匹配此響應,那么在這些字符之間可以用"|"符號分隔開,例如在【pattern】文本框內輸入:"true|false",則程序運行時,輸入true或false都會產生分支響應。
圖 8
【按鍵響應】(keypress)
按鍵響應是通過用戶操作控制鍵盤上的按鍵或者組合鍵而產生的響應類型,即程序運行時,當用戶進行鍵盤操作,按下的某一按鍵或者組合鍵與程序事先設定的響應按鍵匹配一致后,則程序產生響應而執行該分支內容。
提示與技巧
和文本輸入響應類似,authorware 6.5的按鍵響應屬性里的【key expression】按鍵表達式也是支持變量作為響應按鍵或者組合鍵。例如在【key expression】文本框里輸入按鍵表達式:"ctrlalta"該表達式表示當按下組合鍵"ctrl+alt+a"的時候程序響應該交互分支。
圖 9 【嘗試限制響應】(tries limit)
嘗試限制響應是一種限制用戶進行可交互有效次數的響應類型。當用戶進行的操作達到程序事先預定的可交互最大有效次數后,即馬上響應嘗試限制交互分支,如圖10所示的交互流程,假如用戶執行第一個交互分支"執行分支"的次數達到第二個嘗試限制分支"限制次數"所設定的最大嘗試交互次數3次時,則響應執行"限制次數"分支內容。
圖 10
【時間限制響應】(time limit)
時間限制響應是一種限制用戶進行可交互有效時間的響應類型。即只要用戶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做出交互選擇,交互圖標就會執行符合條件的時間限制響應的分支。
圖 11
【事件響應】(event)
事件響應,顧名思義是根據某些特定事件而做出相應動作的響應類型。相對其它的交互響應類型,事件響應交互涉及的知識比較多,特別對于初學者來說更是一種比較陌生、復雜的響應方式。同時與其它響應方式不同,事件響應是實現計算機同xtra文件之間的交互,其中最主要是實現authorware同activex之間的交互控制,因此可以說事件響應是建立authorware與外部xtra、activex之間數據交流的一座橋梁。
圖 12
綜合authorware 6.5交互圖標的這11種響應交互類型,只要大家掌握它們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在程序流程設計過程中靈活運用,那么對于制作一個具有人機交互功能的多媒體作品已經不是難事!
分支返回類型的比較
在authorware 6.5的交互結構中有如圖13所示的四種分支返回類型:exit、continue、return和try again,它們主要是用于控制程序交互的流程走向,在流程設計中應該加以注意區別。
圖 13
提示與技巧
選擇交互響應分支返回類型的快捷方法是:按住ctrl鍵,然后在分支圖標下部單擊鼠標左鍵循環選擇合適類型即可。
【try again】分支返回類型
"try again"是authorware 6.5最常見的一種分支返回類型。"try again"返回類型的程序流程走向:當交互分支完成響應后,程序返回交互圖標入口處,等待下一次的交互響應。如圖14所示的兩個程序流程是完全不同的,左邊"1.a6p"的程序流程并不會自動執行到群組圖標"其它流程內容",而右邊"2.a6p"的程序流程則在執行到交互圖標后會繼續執行群組圖標"其它流程內容",同時等待用戶進行交互響應。如何產生這兩種不同的程序流程?其實右邊的程序把兩個分支都設置為永久交互,如圖15所示,因此也就產生了和左邊截然不同的程序流程走向。
圖 14
圖 15
【continue】分支返回類型
如圖16所示,左邊"1.a6p"的程序流程當響應"continue1"交互分支后,程序會繼續判斷交互分支"continue2"是否滿足響應條件;而右邊"2.a6p"的程序流程則在響應"continue1"交互分支后,全然不顧"continue2"交互分支是否滿足響應條件而直接返回到交互圖標入口處等待下次的交互響應。由此可見,假如當前交互分支有可能被不斷的重復響應執行,并且它右邊還有其它的交互分支,那么需要把此分支的交互返回類型設置為"continue"而不是"try again"。
圖 16
【exit】分支返回類型
"exit"分支返回類型的程序走向相對的單一,選擇此種返回類型的交互分支在執行完畢后將自動退出該交互分支,即從分支所在的交互圖標中退出,執行流程線上交互圖標的下一個設計圖標,如圖17所示。
圖 17
【return】分支返回類型
只有把響應分支設置成永久(perpetual)交互時,才可把其設置為"return"分支返回類型,如圖18所示。當執行完"return"返回類型的交互分支后,程序將返回到流程線上,同時在以后的任意流程點上都可以再次響應該交互分支而不影響其它內容的執行。這種交互返回類型經常被用于背景音樂的開關選項、全局退出等交互。
圖 18 三、體驗交互響應能力
對交互響應分支結構的所有知識熟悉后,我們來增加點實戰經驗,一起來制作一個實例:巧對唐詩。
【范例設計思路】
上小學語文時,老師經常會點人起來背古詩。多媒體輔助課件盛行的今天,讓我們制作一個電腦上運行的"巧對唐詩"課件,如圖19所示。程序執行預覽圖中古詩有兩斷句,要求學生選擇正確答案,并將答案拖至詩中正確位置。
圖 19
【流程設計過程】
1.設計程序背景流程設計
新建一"tangshi.a6p"文件后,設計并導入如圖20所示的程序背景及相關圖片資源。其中顯示圖標"background"放置程序背景,顯示圖標"question"放置的是問題提示,為了防止意外的拖動,把顯示圖標"background"和"question"固化,即在它們的附帶計算代碼里輸入:movable:=false即可。而顯示圖標"sc1"和"sc2"放置的是供學生選擇的詩句,為了可讓學生在程序窗口內任意拖動它們,必須設置它們的"positioning"和"movable"屬性均為"on screen",設置如圖21所示。
圖 20
圖 21
2.詩句拖動反饋交互流程設計
繼續拖動一交互圖標"move"到流程線后面,在其右側添加一放置了正確拖放提示信息的顯示圖標分支"right1",選擇響應類型為目標區域響應(target area),快捷鍵ctrl+p調試執行,此時彈出目標區域響應屬性對話框要求你選擇目標對象,選擇顯示圖標"sc1"所放置的詩句作為目標對象,同時設置目標區域的【on drop】操作屬性為"snap to center"拖放后對象居中,設置響應的【status】為"correct response"正確響應,另外我們還要調整目標對象的正確響應區域的位置和大小。確定后返回流程,發現此時分支的名稱前多了一個"+"正號,顯示為"+ right1",表示此分支為正確拖動響應,假如【status】域設置為"wrong response"錯誤響應,則名稱前綴為"-"負號。同理我們添加另外一詩句的響應分支"right2"。
在學生拖放詩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錯誤情況,因此我們繼續在交互圖標"move"的最右邊添加一錯誤響應分支"wrong"作為拖放位置錯誤的提示。這里我們把錯誤響應區域設置為程序全屏幕大小,即只要不在正確響應范圍內的其它區域都為錯誤響應區域。
當學生全部拖放正確后,程序必須有所判斷,并給出結果,這里我們設計當詩句全部拖放正確后,直接把顯示問題的"question"顯示圖標給擦除,借此告訴學生答案回答正確,問題完畢。存盤最后程序流程如圖22所示。"f12"一鍵打包后"巧對唐詩"也宣告制作完成。
圖 22
經過以上的內容學習,相信大家對authorware 6.5超乎想象的強大交互能力一定有了深刻的了解!希望大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積累經驗,靈活運用交互設計出優秀的多媒體作品。
源文件下載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