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比較系統地介紹了CMOS與BIOS的區別。
我們經常聽到BIOS和CMOS,那么它們是什么,有什么區別?下面給出詳細的介紹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即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它實際上是被固化到計算機中的一組程序,為計算機 提供最低級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準確地說,BIOS是硬件與軟件程序之間的一個“轉換器”或者說是接口(雖然它本身也只是一個程序) ,負責解決硬件的即時需求,并按軟件對硬件的操作要求具體執行。程序員可以通過對INT 5、INT 13等中斷的訪問直接調用BIOS中斷例程。
BIOS是固化在主板上的ROM芯片,而系統設置程序,微機部件配置情況是則是放在一塊可讀寫的CMOS RAM芯片中的,它保存著系統CPU、軟硬盤驅動器、顯示器、鍵盤等部件的信息,關機后,系統通過一塊后備電池向CMOS供電以保持其中的信息。當微機接通電源后,系統將有一個對內部各個設備進行檢查的過程,這是由一個通常稱之為POST(Power On Self Test,上電自 檢)的程序來完成的。這也是BIOS的一個功能。
完整的POST自檢將包括CPU、640K基本內存、1M以上的擴展內存、ROM、主板、CMOS存貯器、串并口、顯示卡、軟硬盤子系統及鍵盤測試。自檢中若發現問題,系統將給出提示信息或鳴笛警告。在完成POST自檢后,ROM BIOS將按照系統CMOS設置中的啟動順序搜尋軟硬盤驅動器及CDROM、網絡服務器等有效的啟動驅動器 ,讀入操作系統引導記錄,然后將系統控制權交給引導記錄,由引導記錄完成系統的啟動。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BIOS有AMI BIOS和Award BIOS。586以前的BIOS多為可重寫EPROM芯片,上面的標簽起著保護BIOS內容的作用(紫外線照射會使EPROM內容丟失),不能隨便撕下。
586以后的ROM BIOS多采用EEPROM(電可擦寫只讀ROM),通過跳線開關和系統配帶的驅動程序盤,可以對EEPROM進行重寫,方便地實現BIOS升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BIOS升級。
CMOS,(是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一種大規模應用于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機主板上的一塊可讀寫的RAM芯 片,用來保存當前系統的硬件配置和用戶對某些參數的設定。CMOS可由主板的電池供電,即使系統掉電,信息也不會丟失。
CMOS RAM本身只是一塊存儲器,只有數據保存功能,而對CMOS中各項參數的設定要通過專門的程序。早期的CMOS設置程序駐留 在軟盤上的(如IBM的PC/AT機型),使用很不方便?,F在多數廠家將CMOS設置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在開機時通過特定的按鍵 就可進入CMOS設置程序方便地對系統進行設置,因此CMOS設置又被叫做BIOS設置。
早期的CMOS是一塊單獨的芯片MC146818A(DIP封裝),共有64個字節存放系統信息,見CMOS配置數據表。386以后的微機一般將 MC146818A芯片集成到其它的IC芯片中(如82C206,PQFP封裝),最新的一些586主板上更是將CMOS與系統實時時鐘和后備電池集 成到一塊叫做DALLDA DS1287的芯片中。隨著微機的發展、可設置參數的增多,現在的CMOS RAM一般都有128字節及至256字節 的容量。為保持兼容性,各BIOS廠商都將自己的BIOS中關于CMOS RAM的前64字節內容的設置統一與MC146818A的CMOS RAM格式 一致,而在擴展出來的部分加入自己的特殊設置,所以不同廠家的BIOS芯片一般不能互換,即使是能互換的,互換后也要對 CMOS信息重新設置以確保系統正常運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