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語言中,使用abline()函數可以在當前繪圖中添加一條或多條直線。
在繪圖中可以設置的參數一般包括:直線的截距(a),直線的斜率(b),水平線的縱軸取值(h)、垂直線的橫軸取值(v)等。
abline()函數的使用格式為:
abline(a = NULL, b = NULL, h = NULL, v = NULL,
reg = NULL, coef = NULL, untf = FALSE, ...)
各參數的含義為:
(1)a 要繪制的直線截距
(2)b 直線的斜率
(3)h 會水平線時的縱軸值
(4)v 畫垂直線時的橫軸值
(5)reg 是一個具有coef方法的回歸對象名稱。若該對象返回的向量長度為1,則該值會作為該該函數的斜率,否則前兩個值將會分別作為所繪直線的截距和斜率。
(6)coef 一個二維向量,給出截距和斜率
(7)untf 邏輯值,如果UNTF為真,且坐標軸中的一個或兩個進行了對數變換,則會繪制對應于原始坐標系中的直線的曲線,否則在變換坐標系中繪制線。
abline()函數典型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abline(a, b, untf = FALSE, ...)
(2)abline(h =, untf = FALSE, ...)
(3)abline(v =, untf = FALSE, ...)
(4)abline(coef =, untf = FALSE, ...)
(5)abline(reg =, untf = FALSE, ...)
附加參數還可以給出線型、線條顏色,線條寬度等等。
下面舉幾個例子:
## 首先使用plot函數繪制一個空圖,并設置坐標系的縱坐標與橫坐標的比例為1:
plot(c(-2, 3), c(-1,5), type = "n", xlab = "x", ylab = "y", asp = 1)
## 繪制一條水平線和垂直線,并指定顏色
abline(h = 0, v = 0, col = "gray60")
如下圖所示:
# 為圖添加網格線或參考線
abline(h = -1:5, v = -2:3, col = "lightgray", lty = 3)
結果如下圖所示:
#繪制一條斜線
#如繪制y = 2x + 1
#即繪制斜率為2,截距為1的直線
abline(a = 1, b = 2, col = "red") #這里指定直線顏色為紅色
結果如下圖中紅色直線所示:
在回歸方程中可以添加趨勢線
#在散點圖中繪制趨勢線
#(數據含義見:使用R語言繪制散點圖)
x <- c(2,5,1,3,4,1,5,3,4,2)
y <- c(50, 57, 41, 54, 54, 38, 63, 48, 59, 46)
reg <- lm(y~x)
plot(x, y, xlab = "廣告次數", ylab = "銷售額(100美元)")
abline(reg, col = "blue")
結果見下圖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