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導熱膏對顯卡溫度的影響并不一樣。具體來說就是,在實際測試中分別在GPU芯片表面涂上不同的硅脂,以此來測試知道一款好的硅脂對于顯卡的性能有著怎么樣的影響。
在實際的測試中,我們了解到了一些主流的硅脂大概能讓核心保持在怎么樣的溫度,所以選擇兩種有代表性的硅脂,他們分別是:
電腦城裝機店2元錢買的硅脂,其標稱型號為HY510,采用的材料在官網中查出有矽化合物、碳化合物、以及氧化金屬化合物。官網上稱其熱傳導系數能達到1.93W/mk,如果官網所說為真那么這款硅脂還是比較強的,售價2元,容量1.0g。
另外一款就是信越7783,這款導熱膏是日本信越采用納米材料制成的納米硅脂,根據市場的需求應用了全新的納米導熱技術,在導熱硅脂中添加了納米導熱材料,使得導熱硅脂可以極佳地填充散熱器與IC之間的縫隙,達到最佳的散熱效果。
該導熱膏的熱傳導率為6W/mk,側重于高導熱性和操作性,并且添加了大約2%的異烷烴,是市面上最受歡迎的高性能導熱膏之一。該導熱膏的淘寶售價為65元,容量30g,定價比較合理。
測試平臺硬件環境一覽
為保證測試能夠發揮顯卡的最佳性能,本次測試平臺采用最強酷睿芯——Intel酷睿i7-5960X處理器、技嘉X99芯片組主板、影馳 Gamer DDR4-2400 8GB 四通道內存、安鈦克1200w金牌電源組建而成。詳細硬件規格如下表所示:
測試平臺軟件環境一覽
為保證系統平臺具有最佳穩定性,本次產品測試所使用的操作系統為Microsoft Windows 10正版授權產品,除關閉自動休眠外,其余設置均保持默認,詳細軟件環境如下表所示。
測試流程及注意事項
在開始測試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簡單說明一下測試步驟和一些不得不注意的事項。首先,拆下顯卡的散熱器,然后將散熱底座和GPU核心上的原裝導熱膏擦掉。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擦掉導熱膏時一定不要用力擠壓蹭掉,有些導熱膏含有較多的金屬或金剛石等硬度較大的東西,這類導熱膏會劃傷GPU表面,因此正確的做法是用紙巾輕輕刮掉,不要讓舊的導熱膏有一丁點殘留。
接下來在GPU中心擠大概三分之一個小拇指甲大小的硅脂,然后用小刮刀刮平。當然,也有喜歡用乳膠指套抹平的,這樣其實也是可以的,全憑個人喜歡了。涂好硅脂后,將散熱器復原,注意不要用散熱器大力擠壓芯片,也不要將固定螺絲擰得太緊,以免壓傷芯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復原散熱器時一定不要忘記接好風扇線,還有信仰燈的線也一并接好。
裝好顯卡后開機,進入桌面,打開FurMark軟件,參數如下設定:分辨率為1280*1024,抗鋸齒為8*MSAA,然后開始測試??緳C界面靜置5分鐘,紀錄軟件顯示的平均溫度,這里將烤機時間降低是考慮到無硅脂的烤機測試會對顯卡核心造成損壞,然后退出軟件,用Afterburner將顯卡風扇轉速調至100%,等待5分鐘左右顯卡冷卻到室溫后,關閉系統,最后拆下顯卡進行下一輪測試。
不同散熱膏測試結果一覽
首先我們測試的是三種導熱膏的效果,我們將分別進行烤機測試和3D Mark的跑分測試,結果如下:
從測試中可以看出信越7783的滿載烤機溫度和原裝硅脂差不多,溫度均低于我們2元錢從電腦城買來的硅脂。不過有意思的是2元錢的硅脂溫度僅比信越7783的高了2度左右。雖然烤機溫度差不多,但是跑分測試來看還是原裝硅脂跑分最高,
6不同涂抹方式測試結果
為了給大家做一個對比,這里我們也測試了不同涂抹硅脂的方式,最后得到的成績,這里分別采用的三種方式是,不涂硅脂,硅脂涂的極少,以及硅脂多涂,三種情況下硅脂涂抹的情況如圖:(這里我們涂的硅脂都是信越7783)
不涂硅脂當然是核心直接與散熱器接觸,這樣情況下能不能正常開機呢?而少涂我們選擇了只涂GPU核心的一半,而最后作為最土豪的情況我們不僅將核心涂滿了硅脂,而且在散熱器相對應的部分也涂滿了,三者的測試結果如下。
涂硅脂的情況下下能正常開機,但是開機之后顯卡核心溫度上升極快,在烤機時短暫時間之后就會出現死機、崩潰等情況,而跑分軟件無法正常打開,所以記為0分,而硅脂只涂一半下,烤機溫度上升依然非常的快,但是顯卡正常的完成了跑分的測試,跑分成績偏低。最后是土豪的多涂硅脂,烤機的溫度還相當的不錯,跑分的成績也比較正常。
導熱膏你會涂了嗎?
GPU Boost是NVIDIA推出的GPU動態提速技術,能夠在TDP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地提高GPU運行頻率,進而提升GPU工作效率。這次我們采用的GTX 1070顯卡采用了這個技術的最新升級版——GPU Boost 3.0。GPU Boost 3.0可以設置各個電壓點的頻率偏移。同時BOOST的頻率可以升的很高。而影響GPU BOOST的因素除了顯卡供電之外就是核心的溫度,核心溫度越低,GPU在高主頻下運行的時間越長,從而能獲得更高的性能。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