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晚上9點,線程撕裂者2代首發的兩款產品2990WX和2950X全球同步解禁,2990WX也在第一時間上市開賣了,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AMD ThreadRipper 2950X評測 二代線程撕裂者首測
相比于1代產品,2代線程撕裂者最大的提升來自于核心數量的空前增長,要知道之前的線程撕裂者旗艦1950X只有最多16核心32線程。而2代線程撕裂者2990WX直接將核心數量上到了史無前例的32核64線程,這款產品也創下了全球最高的性能測試分數記錄,力壓英特爾家傳說中還沒推出的28核產品,可以說把多核產品的競爭推向了一個白熱化的程度。與2990WX同步上市的2950X則是繼承于上一代的1950X,繼續采用16核32線程的設計,但是在工藝、DIE之間的通信效率、核心頻率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新的線程撕裂者2代支持64個PCIe Gen3通道,L1一級緩存延遲減少8%;L2二次緩存延遲減少9%;L3三級緩存延遲減少15%;DRAM延遲減少2%,高速緩存容量超過40MB,內存支持頻率由2666MHz提升為DDR4-2933MHz。
2代線程撕裂者繼續保持保品質生產,所有產品只挑選5%擁有頂尖表現的DIES進行封裝,保證每塊線程撕裂者2代產品都能展現出卓越的性能表現和超頻潛力。
運用了2代精準超頻技術之后的頻率變化曲線更平滑
2代線程撕裂者繼續擁有完全的SenseMI技術支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供了Precision Boost 2(精準超頻2代技術)、XFR 2(散熱條件允許的最佳性能優化),改進后的精準超頻技術可以實現多線程工作負載的頻率提升,所有核心都可以在一個比較理想的曲線模型下平滑過渡,實現溫度、CPU電壓、SoC綜合管理調節超頻。
而同為16核32線程的2950X相比較1950X,核心的結構設計上并沒有太多變化,依舊是屏蔽了2個DIE,每個DIE集成2個CCX,每個CCX當中有4個核心。
2代2950X相比較1代的1950X有明顯的進步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制程工藝由14nm升級為12nm ZEN+,漏電進一步降低,各級緩存效率提升。
二、在“DIE TO DIE之間”的通信上面可以做到更低耗電更高帶寬和更低延遲。
三、默認核心頻率從1950X的3.4GHz提升到了3.5GHz,最高超頻可達到4.4GHz,比1950X的4.2GHz也有了一定提升。
四、內存頻率支持從四通道2666MHz提升到了2933MHz,能匹配更高頻內存。
與此對應的,2950X相比較1950X也有一些沒變之處:
一、依舊采用TR4接口,并且完全兼容X399主板,已經有1代產品的用戶可以無縫升級。
二、在熱設計功耗上面,2950X與1950X同樣為180W。
三、正因為同樣的功耗,所以在1代產品上面使用的散熱器可以照樣拿到2代撕裂者上面接著撕。
由此2代2950X在絕對性能上面我預期會比上一代的1950X有一定提升,但是幅度應該是比較有限的,2950X可以看成是1950X的優化升級改款。相比較而言這次發布的2990WX則是真正的大殺器,可惜我目前為止只拿到了2950X,2990WX的情況咱們暫且不提。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會在8月13日正式解禁,同時2990WX會在解禁日當天率先上市,國內售價為13999元,據說在某東下單還會有巨幅優惠。而本次測試的2950X則會在8月31日正式上市,國外售價899美元,國內售價尚未出爐。
觀察最近兩年,AMD與英特爾的多核大戰逐漸升溫,但是其實要說AMD是故意挑起核心戰爭的?我覺得也不完全是針對競爭對手,畢竟我們今天的很多應用環境變了,游戲只是電腦應用當中的一種需求。如今越來越多渲染、視頻剪輯后期、科學計算環境需要用到多核處理器強大的多核多線程能力。所以與其說是AMD挑起多核戰,不如說是市場決定了多核產品注定卷土重來。
扯遠了,我們繼續說這次的主角2950X,通過測試全面了解下。
測試平臺介紹:
處理器:銳龍 AMD Ryzen 線程撕裂者2950X
內存:芝奇 FLARE X 3200MHz(32GB=8GB×4)
SSD:WD Black PCIe 512GB
主板:華碩ROG X399 ZENITH EXTREME WIFI
顯卡:微星GTX 1080 Gaming Z 8GB
散熱器:WRAITH RIPPER(幽靈撕裂者)
電源:TT TOUGHPOWER DPS G RGB 1250W
這套設備英文名字都好長有沒有?這里面最需要著重介紹的就是大家還未見過的WRAITH RIPPER幽靈撕裂者風冷散熱器,這款產品是由AMD與酷冷至尊聯合研發的,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低噪音,并且能夠完全鎮住180-250W的2代線程撕裂者發熱。目前這款產品定價100美元,預計9月將與用戶正式見面。
內存采用的是芝奇FLARE X 3200MHz(32GB=8GB×4),之所以選擇3000MHz以上的產品,究其原因還是2代線程撕裂者的內存支持頻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從原來的2666MHz提升到了2933MHz,不上3000MHz的內存產品實在是有點浪費線程撕裂者2950X的能力,普通用戶在購買內存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下這個細節。
主板方面,目前支持TR4線程撕裂者的X399主板在市場上還是不少的。我們這次選擇的是華碩ROG X399 ZENITH EXTREME WIFI,除了ROG一貫的扎實做工之外,這款主板上面提供了相當多的“極客”功能。比如說主板上面配有一塊液晶屏,能夠準確報錯,對于極客玩家迅速發現硬件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BIOS快速回滾按鈕也能在刷BIOS錯誤之后快速恢復。
除此之外,還提供了Safe Boot、Retry button等單獨按鈕,并且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跳線支持,針對一些風扇跳線在主板上還集成了單獨的控制開關,對DIY玩家來說應該說是一款夢咩以求的產品。自帶Killer無線網卡,減少了場地聯網限制對于玩家快速上手產品,搭建出平臺非常有幫助,同時Killer網卡也能夠保證玩家在游戲和測試當中的網絡穩定性。
電源方面因為線程撕裂者本身的功耗達到了180W-250W,即使是16核的2950X也要180W,再加上GTX 1080的200W+,再加上其他一些附件供電,電源選擇700-800W以上肯定是必要的。所以我這次選擇的是TT的1250W鈦金電源。它不僅能保證工作穩定,還提內置了256色PSU風扇,并且可以支持智能控制調速,官方提供10年品質質保。
處理器性能對比評測:(參考對比產品Threadripper 1950X、i9-7980XE、i9-7960X、i9-7900X)
下面我們就開始正式測試,測試環節我所使用的是GTX 1080顯卡,規避了A卡自己給自己加Buff的可能,承接我之前關于Ryzen的測試,也更容易橫向對比出處理器的差別。由于目前競品的產品線最高端產品當中只有一款i9-7960X是16核產品,所以競品對比,我們以7960X為參考。自家產品則以上一代1950X為參考。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