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看看Pentium Dual-Core與Core Duo兩個產品線都有些什么產品。從上面的產品規格表我們可以看到,第一代的Core Duo處理器,已經經歷了一次產品的變遷。首批推出的Core Duo處理器型號為T2x00,包括T2300-T2700等六款產品。這些處理器都是采用65納米工藝制造,全部配備2MB共享式二級緩存,前端總線頻率為667MHz,核心頻率從1.66GHz到2.33GHz;TDP功耗為31W,雙核心架構,支持EIST節能技術,除T2300E之外都支持Intel VT虛擬機技術,除T2700外都支持EDB防病毒技術,全部不支持Intel 64位技術。這些就是第一批Core Duo處理器,由于定位較高以及Merom核心的第二代酷睿處理器Core 2 Duo已經推出,二者定位有所重疊,因此這些T2x00的Core Duo處理器基本上已經退出市場,剩下的都是型號為T2x50的Core Duo處理器。與T2x00的產品相比,型號為T2x50的Core Duo處理器的前端總線從667MHz降為533MHz,去掉了VT技術的支持,其他規格完全相同。
在表格的下半部分,也就是紅色框里面,是最新的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的型號,其中除了包括移動平臺的T2060、T2080和T2130以外,還包括了桌面平臺的E2140和E2160,二者都是屬于英特爾最新推出的處理器品牌Pentium Dual-Core。在這里我們先不討論桌面平臺的E2140和E2160,只討論移動平臺的三款產品。從表格我們可以看到,T2060、T2080以及T2130等三款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同樣是采用65納米制造的雙核心處理器,TDP功耗也同樣為31W,和Core Duo處理器一樣支持EIST節能技術和EDB防病毒技術,同樣不支持Intel 64bit技術(桌面平臺的E2140/2160是支持64位技術的)。而不同之處,就是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的前端總線也和T2x50系列一樣從667MHz降為533MHz,也去掉了VT虛擬機技術的支持,不過最重要的是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的二級緩存從Core Duo系列的2MB削減為1MB,不過依然保留了酷睿系列處理器特有的共享式二級緩存設計,也就是說當一個核心空閑時,另一個核心可以使用全部的二級緩存,發揮更強大的性能。無疑二級緩存的削減是Pentium Dual-Core相對于Core Duo處理器最大的變化,不過從實際使用中我們并沒有發現太大的性能衰減,二者的差距并不大,對多數用戶來說沒有太大問題。而這樣的設計使得Pentium Dual-Core的發熱量有效降低,同時使成本進一步下降,可以使筆記本的整體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性價比得到更好的體現。
在AMD方面,其最新推出的以TK-53為代表的移動式雙核速龍處理器無疑是與英特爾Pentium Dual-Core定位相近的產品。AMD此次新推出的TK-53也是基于雙核心架構,采用65納米絕緣硅(SOI)工藝制造,時鐘頻率為1.70GHz,配備512KB(256KB×2)容量的二級緩存, TDP為31瓦,并支持PowerNow!節能技術性能,支持AMD增強型病毒防護技術(EVP)和數字媒體加速技術等,不過略低于Turion 64 X2處理器。TK-53面向主流的入門級雙核筆記本市場,主要針對英特爾的奔騰雙核T2080處理器。與Pentium Dual-Core相比,TK-53的主頻和二級緩存容量都不占優勢,比T2080略低,因此性能也稍遜一籌,加上AMD的移動平臺不及英特爾平臺完善,功耗和發熱量方面也沒有優勢,因此不少用戶都反應使用AMD雙核處理器的筆記本發熱要明顯一些,續航時間也不夠。
下面我們再以頻率相同的Pentium Dual-Core T2080和Core Duo T2250為例,以更詳細的資料來分析二者的區別。
先來看看T2250的參數。從CPU-Z截圖可以看到,T2250的核心代號為Yonah,采用65納米工藝制造,步進為C0。T2250支持的指令集為MMX、SSE、SSE2、SSE3,并不支持Intel EM64T技術。T2250的前端總線為533MHz,打開EIST節能技術支持后,空閑狀態是核心頻率自動降為800MHz。此外在這里還可以看到T2250的一級緩存容量為每個核心64KB,兩個核心共享2MB二級緩存。
從CPU-Z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到,T2080在這里被錯誤識別為T2250,不過其他參數則是能夠正確識別出來。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T2080的核心代號同樣為Yonah,也是65納米工藝制造,不過核心代號則為D0,比T2250的更新。T2080所支持的指令集和T2250一樣,同樣不支持Intel EM64T技術。T2080在打開EIST節能技術支持后,核心頻率可以從最高的1.73GHz降為800MHz,這也和T2250相同。在緩存方面,T2080的一級緩存也是每個核心配備64KB,不過二級緩存方面則為兩個核心共享1MB二級緩存,是T2250的一半。
T2250的緩存信息。從這里可以看到,T2250的一級緩存分為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每個核心都為32KB ,通過八路聯合方式達成;2MB二級緩存則是通過8路聯合的方式達成。
T2080的緩存信息。從這里可以看到T2080的一級緩存和T2250的完全一致,不過二級緩存則從T2250的8路聯合的2MB降為4路聯合的1MB,這和所有酷睿處理器的二級緩存組成是一致的。
而在AMD方面,TK-53的頻率為1.7GHz,不及T2080和T2250,二級緩存更是只有256KB×2,只有T2080(1MB L2)的一半,T2250(2MB L2)的四分之一,性能大打折扣。此外雖然TK-53支持64bit計算,不過從目前來看,即使是未來的一到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64位計算都不會有太大的用處。而TK-53的外頻達到了200MHz,這使其發熱量和功耗都有所提高,這種現象在最新的Core 2 Duo處理器中也有所表現。
總的來說,Pentium Dual-Core是Core Duo處理器的簡化版本,但實質上還是一款采用酷睿架構的雙核心處理器,但并不會像Core Duo和Core 2 Duo處理器那樣采用平臺化策略,也就是不會捆綁芯片組和無線網卡作為一個平臺銷售。同時Pentium Dual-Core處理器由于規格上有所縮減,但性能并沒有明顯的縮水,因此Pentium Dual-Core的價格比Core Duo處理器更低,性價比也更高,十分適合追求高性能低價格的消費者選購。而在AMD平臺,雖然雙核炫龍和雙核速龍處理器陸續推出,整體的功耗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始終不及英特爾平臺一直以來積累下來的技術所帶來的優勢,同時AMD在移動平臺方面始終是其軟肋,雖然收購了ATI帶來了芯片組生產能力,但這種差距并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彌補的。因此,對于多數的消費者,我們還是建議購買英特爾平臺的筆記本;而對于資金不足,但又希望追求高性能,使用雙核心平臺的消費者,那使用英特爾最新推出的Pentium Dual-Core移動處理器的筆記本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