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產芯片龍芯公布了新一代龍芯CPU所采用的GS464E架構以及相關測試數據,在性能上堪比英特爾第三代 Ivy Bridge處理器。據悉,龍芯采用新架構的首款CPU芯片3A-1500已經成功流片,在跑分上已經與英特爾第三代酷睿處理器中的i7-3770相當,并且這是在通用編譯器下的跑分結果,有著進一步優化提升空間。
不過龍芯3A-1500只是GS464E核心的第一個帶有實驗性質的版本,采用的工藝是老舊的40納米工藝,主頻也僅為1GHz,接下來采用28納米工藝的龍芯3A-2000將成為推向市場的主力,主頻也提升到1.5GHz,可用于PC、服務器等環境,與英特爾、AMD正面抗衡。
目前龍芯的桌面處理器產品主要是四核的3A-1000與八核的3B-1500,采用的GS464架構,性能和體驗均與主流處理器有較大的差距。新的GS464E架構支持龍芯指令系統,同主頻下性能達到英特爾酷睿第三代處理器的水平,是GS464的3倍以上,主要提升在于單線程提升以及優化虛級化執行效率。
一直以來,國產芯片龍芯在民用市場表現乏力,很多人可能都沒有通過,也沒有市場認可的產品,在2012年龍芯推出的中高端逸瓏8133筆記本是唯一一款最接近正常形態的筆記本,不過高達6999元的售價以及性能上的不足使得這款產品并沒有形成大的市場反應。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龍芯社區開啟團購,主要產品為低配的迷你筆記本以及開發板,曾經的標桿逸瓏8133也降價到3600進行團購,并沒有新品出現。
逸瓏8133在外觀上與蘋果的Macbook Pro有幾分相似,采用金屬機身,采用龍芯3A/2GQ四核處理器,可運行紅旗/中標麒麟/中科方德/共創/Debian Linux系統。從形態上可以看到這款產品與主流筆記本幾乎沒有差異,CPU之外的其他配置稍顯落后,運行Linux系統也使得普通用戶并沒有多大興趣。
龍芯采用MIPS架構,主要支持的系統為Linux,老牌Debian Linux和國內的深度Deepin linux進行了適配,但目前只能通過虛擬機的形式運行Windows系統,這也是龍芯在民用PC領域進展緩慢的一個原因。目前研發X86芯片的公司僅剩下英特爾和AMD,臺灣威盛在上網本時代已被拋棄,IBM的Power處理器轉向服務器市場,ARM憑借移動市場的崛起如日中天,MIPS多用在路由器、智能硬件等領域,由于指令集的差異,各平臺之間互通成為難題。
不過歸根到底還是性能的原因,我們看到采用了新架構的龍芯在性能上已經有了大幅提升,但是與英特爾酷睿還有較大差距,目前酷睿已經進入到第五代,工藝也提升到14納米,龍芯與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在美國對中國禁售超算芯片之后,國產芯片再度受到熱議,龍芯項目于2001年成立,距今已經有14年,從MIPS架構艱難開發注定到民用會有艱難的路要走,除了2012年的逸瓏8133之外,其余產品多針對特殊場合或開發者,距離普通消費還非常遙遠。龍芯在更新架構之后,性能的變化最顯著的,唯一欠缺的還是時間,從芯片完成到終端產品上市,龍芯的腳步依然太慢,目前英特爾和ARM芯片進展迅猛,龍芯崛起之路還需上下求索。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