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款開放超頻的Core i3-7350K成為Kaby Lake家族的良心產品之一,Anand的權威評測認為足以媲美經典老將i7-2600K,基本規格上,i3-7350K為雙核心四線程、4MB三級緩存,預設主頻為4.2GHz,核芯顯卡HD 630,熱設計功耗60W,目前美亞實際售價157美元(國行暫未上市)。
i3-7350K處理器
評測中,Anand實測酷冷Nepton 140XL鎮壓下,i3-7350K可以超到4.8-5.0GHz范圍,現在又有新紀錄刷出。
美國超頻玩家Splave用自己的i3-7350K刷出了四個紀錄,Cinebench R15拿下758分,此時是核心主頻6707MHz,而且是雙核四線程全開。
i3-7350K參數
Cinebench R11.5最高6710 MHz,wPrime拿下6734 MHz,Geekbench多核下6708MHz 。
我們以Cinebench R15的成績來看,758多分超過了i5-7600K默頻3.8GHz下的基本成績(約690分左右),僅落后i7-6700K(886分) 14%,7700K(913分)16%。
按照Intel昨天在投資會議上透露的說法,一般同代i3與i7的性能差設定在40%左右。
PS:不過1.8V的電壓也不是一般主板扛得住的,定然無法穩定長期運行,超頻玩家在主板選擇方面需要注意。
AMD Ryzen處理器多少錢?性價是王道
Intel這邊已經開始從PC處理器向數據中心、閃存轉型,但AMD不一樣,他們依然重視PC市場,今年會重新殺回高性能市場,Ryzen處理器將在2月底發布。在ISSCC國際會議上,AMD又公布了Ryzen處理器的工藝細節,但是對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還是Ryzen處理器的性能及價格,AMD如何定價將直接影響Ryzen處理器的銷量。這兩天有不少價格預定信息公布,我們匯總了,大家可以從中一窺Ryzen產品線的定價趨向。
昨天淘寶上也給了Ryzen處理器的預訂價了,不過1999元的價格純粹是預定用的,也沒指向具體型號,所以參考性不大,Ryzen處理器的定價來源主要是美國ShopBLT網站及歐洲的elchapuzasinformatico網站,由于首批上市的型號可能只有8核版的,所以價格預定信息只有3款處理器的,如下所示:
首批AMD RYZEN處理器
下面的表格中我把爆料網站的價格及處理器簡單規格做了對比,并加入了Intel數款處理器,采用的價格是ARK官網上的建議價,取最低的那個數據,最終的零售價還會略低一些。
需要說明的是,歐元與美元雖然有匯率差距,不過歐洲區的電子產品定價一向比較特殊,基本上可以可以看作1:1等價,不用考慮匯率問題。
首批上市的Ryzen處理器都是8核版的,6核、4核版要等等,所以缺少價格信息,這里就只列了簡單規格。
AMD的Ryzen頂級型號是R7 1800X,頻率可能達到4.0GHz,8核16線程,美元預定價格約為490美元(ShopBLT的預訂價有可能比建議價高,也有可能比建議價低),歐元價格約為600歐,這么看R7 1800X最終價格在500-600美元左右。
R7 1800X對標的是Core i7-6900K,也是8核16線程的,但是價格高達1000美元以上。
次階的是R7 1700X,頻率降至3.8GHz,但也是8核16線程的,價格也降至400-500歐元內。
R7 1700頻率進一步降低到3.7GHz,但價格也最便宜,316美元的預訂價比Intel 4核8線程的Core i7-7700K都要便宜。
綜合來看,由于Intel在頂級平臺及桌面平臺之間存在的很大的市場空白,AMD Ryzen處理器還是有較大的定價空間的,頂級的R7 1800X性能跟Core i7-6900K看齊,但價格基本只有后者一半,另外2款8核處理器更便宜,甚至只有Intel桌面4核旗艦的定價水平,AMD Ryzen處理器依然是主打性價比路線,平民用上8核16線程也不是夢了。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AMD真要如此定價,那么Ryzen處理器的最終性能可能還是無法超越Intel同級產品,AMD走的依然是田忌賽馬策略,8核打Intel 6核或者4核,6核打Intel 4核這樣。(文/超能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