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上市以后,受到了很多DIY玩家的青睞,主要的原因就是性能強勁,價格還是實惠,可玩性很高。于是intel也不甘擠牙膏,在八代的CPU進行了小幅度的升級,想要扭轉市場,事實上intel的中端處理器i5 8400同樣受到市場認可。
AMD ryzen 1600和i5 8400的定位都是中端處理器,他們不同平臺,但是有著接近的價格,也是很多DIY裝機用戶的首選處理器,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選擇的i5 8400的用戶漸漸的多了起來,相反銳龍1600一直在降價來挽回市場。
參數對比
從理論上性能看,銳龍5 1600的參數是要強于i5 8400的,其中多了6個線程這點就能秒殺之,魯大師的跑分也拉開了差距,價位差別多,AMD可以說更具性價比。而單核性能i5更占優勢,其他的基本都不如銳龍1600。但為何還會有人選擇i5呢?其實原因有以下幾點。
1、intel的品牌影響力較大,如果性能和價格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會有更多的人信賴intel,選擇intel。
2、intel的兼容性好于銳龍,在很多游戲或者軟件中,流暢性更好。系統本身的漏洞也相對較少,穩定性也更高。
3、大多數裝機是為了玩游戲,只有少部分裝機為了工作需求,而游戲性能intel更好,而銳龍多線程加成更適合設計渲染等用途,而這部分人的數量并沒有玩游戲的多。
因此,以上三點就導致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i5 8400,畢竟適合自己的需求更重要,或許只能等待第二代銳龍強悍的性能來吸引消費者了。
網友熱評:
1、AMD很好,我選I5 8400。
2、銳龍之前,Intel碾壓了AMD十年,現在Intel擠牙膏多年,AMD終于追上了,性價比有優勢一些,但短期內消費者還是慣性認準Intel的多吧。
八代intel處理器上市以后,終于擺脫了牙膏廠的稱號,由于受到了AMD銳龍的強勢上市,intel被迫對八代的處理器進行了小幅度的性能提升,尤其是i5 8400和i7 8700K,那么為什么大多數懂電腦的人都會選擇i5而不是i7呢?
從價格方面看,八代的i7處理器是比i5貴1000多元,價格的差距還是有些巨大,有些朋友更愿意把處理器省下的1000多元升級到顯卡上面,或者增加內存的容量。
從性能方面看,八代i5 8400單核性能最高可到4.0Ghz,大多數游戲更看重單核性能,而不是核心數,在這點上可以看出i5的游戲性能已經非常強勁,完全能滿足大部分游戲的需求,所以在游戲方面i7和i5差距并不大。
如果你需要多線程的CPU,例如需要做一些3D渲染,視頻剪輯等等特殊需求,并不是很看重電腦單核性能,那么多線程的優勢就出來了,i7畢竟只有12個線程,和銳龍ryzen 1700的16個線程相比,還是略遜一籌,并且如果你上銳龍7系列,更具有性價比,何樂而不為呢?
i5 8400
因此,i7 8700K在電腦老司機眼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玩游戲i5足以,視頻渲染又不如銳龍7,雖然i7 8700K性能比較強大,但是并不符合正常的市場需求。如果你是電腦小白,不要盲目的追求處理器性能,現在性能過剩的情況比比皆是。
網友熱評:
1、i5夠用,i7太貴,尤其是很多游戲,對CPU要求不高,顯卡才是重點。
2、拉倒吧!就是沒錢,有錢上i9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