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4月份,AMD同樣發布了基于全新Zen架構的Ryzen處理器,全新銳龍系列發布會憑借出色的性能和功耗控制獲得了諸多好評,最大特性就是高性價比,吊打同時期的Intel產品。如此強悍的性能表現讓用戶看到了AMD實力,不再是低端貨,也正是銳龍處理器的誕生讓2017年DIY市場獲得了新的活力和生機。但時隔一年時間,AMD終于迎來了第二代銳龍處理器,那么第2代銳龍相比第1代銳龍有著那些改進和提升呢?今天“武林網”小編通過R7 2700X和1800X區別對比評測,為大家揭曉R7 2700X和1800X哪個好這個問題的答案。
R7 1800X和2700X區別對比
基本規格對比
還是老規矩,我們先來了解一下R7 2700X和R7 1800X對比基本規格參數情況,初步了解一下這兩款處理器之間的差異。
銳龍7 2700X和銳龍7 1800X規格對比 | ||
---|---|---|
CPU型號 | Ryzen 7 2700X | Ryzen 7 1800X |
核心代號 | Pinnacle Ridge | Summit Ridge |
接口類型 | AM4 | AM4 |
核心線程 | 8/16 | 6/16 |
制程工藝 | 12nm | 14nm |
是否鎖頻 | 否 | 否 |
頻率 | 基礎頻率3.7GHz,加速頻率4.3GHz | 基礎頻率3.6GHz,加速頻率4.0GHz |
三級緩存 | 16MB | 16MB |
內存支持 | DDR4-2667 | DDR4-2400 |
內置核顯 | 無 | 無 |
TDP | 105W | 95W |
目前售價 | 2699元(首發價)、2699元(現價) | 3999元(首發價)、2549元(現價) |
通過參數對比不難看出,R7 2700X最大的升級就是從原來的14nm升級為12nm制造工藝,從而能夠實現更高的加速頻率,三級緩存保持一致,Ryzen 7 2700X在新工藝的加持下,能夠運行在更高的頻率,達到了3.7~4.3GHz,但伴隨而來的是功耗有所加大,變成了105W,這個功耗數字算是目前銳龍處理器最高的功耗平臺了。
銳龍7 2700X自帶的幽靈Prism原裝散熱器,外觀和上代的幽靈Max散熱器沒什么區別,就是換成了透明的LED風扇。
接下來通過對比才能揭曉兩者之間的性能差距
測試平臺說明
測試平臺配置如下:
硬件平臺 | ||
---|---|---|
配件名稱 | 品牌型號 | |
處理器 | AMD Ryzen 7 2700X AMD Ryzen 7 1800X | |
散熱器 | 九州風神水元素120 | |
顯卡 | 映眾冰龍GTX1080超級版 | |
主板 | 技嘉X470 AORUS Gaming 7 WIFI主板 | |
內存 | 芝奇 Sniper X DDR4 3400MHz內存 | |
硬盤 | 三星SSD 960 PRO | |
電源 | 安鈦克HCG(High Current Gamer) 850W | |
顯示器 | 用戶自選 | |
操作系統 | NVIDIA GeForce 385.69 WHQL | |
顯卡驅動 | Win10 1709 64位 | |
評測軟件 | 理論性能測試 功耗測試 |
功耗測試
銳龍平臺方面我們用的是技嘉的X470 AORUS Gaming 7 WIFI主板,BIOS版本為T2b。內存是兩條8GB的芝奇Sniper X狙擊系列DDR4 3400MHz,小編把頻率固定在2933MHz。硬盤是三星SSD 960 PRO固態,顯卡是映眾冰龍GTX1080超級版,電源是安鈦克HCG(High Current Gamer) 850W.
以上就是這兩款處理器對比的測試平臺說明,接下來來看看具體的對比情況。
CPU性能測試
理論性能測試 | ||
---|---|---|
CPU型號 | R7-2700X | R7-1800X |
CPU-Z 1.84 | 460(單線程)、4775(多線程) | 399(單線程)、4547(多線程) |
Cinebench R15 | 174(單線程)、1825(多線程) | 163(單線程)、1617(多線程) |
SuperPI 1M | 9.90(秒) | 10.72(秒) |
wPrime | 3.74(32M/秒)、101.34(1024M/秒) | 4.15(32M/秒)、103.74(1024M/秒) |
3DMARK | 20728 | 18957 |
1、在CPU-Z 1.84測試中,R7 2700X對比R7 1800X單線程性能提升15%,同時在多線程方面提升了5%。
2、在CineBench R15,R7 2700X對比R7 1800X單線程性能提升7%,同時在多線程方面提升了13%。
3、在SuperPI 1M測試當中,R7 2700X對比R7 1800X速度加快了約8%。
4、在wPrime測試當中,無論是32M/秒還是1024M/秒,二代銳龍7-2700X均出色于第一代銳龍7-1800X.
5、在3DMark物理測試當中,R7 2700X表現搶眼,不同項目領先R7 1800X在9-10%之間。
游戲性能測試
游戲性能測試 | ||
---|---|---|
CPU型號 | R7-2700X | R7-1800X |
殺手6 1080P | 87.31 | 85.64 |
GTA5 1080P | 150.84 | 143.17 |
古墓麗影崛起1080P | 144.15 | 136.7 |
絕地求生大逃殺1080P | 124.1 | 114.92 |
和之前的結論一致,第二代銳龍處理器相比一代在游戲方面也有提升,銳龍7 2700X相比銳龍7 1800X提升在5%左右,提升最明顯的是絕地求生的8%,差不多是10幀左右。
功耗溫度測試
溫度功耗測試 | ||
---|---|---|
CPU型號 | R7-2700X | R7-1800X |
溫度測試 | 42(待機)、74(滿載) | 40(待機)、72(滿載) |
功耗測試 | 81(待機)、201(滿載) | 73(待機)、208(滿載) |
2700X增加的10W TDP主要體現在待機功耗上,相比1800X確實提高了10W左右,但是滿載功耗兩者基本是一樣的。
對比總結
總的來說,銳龍二代R7 2700X的性能要比R7 1800X提升了10-20%,銳龍7 2700X甚至已經全方位超越了第一代旗艦銳龍7 1800X。
在我們的所有測試中,銳龍7 2700X相比銳龍7 1800X在單/多線程上均有10%左右的提升,游戲方面也有5%左右的提升,而銳龍7 2700X增加的10W功耗也并沒有帶來什么不好影響,只有待機功耗稍高于銳龍7 1800X,滿載溫度功耗測試方面兩者基本上打個平手。
總的來說,AMD Ryzen二代相比前代產品,在性能、功耗、平臺三個方面都有著明顯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Zen+增強版架構
AMD Ryzen二代,采用升級版的Zen+架構,經過優化之后,IPC性能提升了大約3%,也就是保持頻率不變,理論性能也要比之前高出3個點。此外,延遲也是全方位降低,一二三級緩存分別低了最多13%、34%、16%,內存延遲也低了最多11%。
Zen+架構
其它方面,AMD銳龍二代CPU內存支持頻率也有提升,從一代最高支持的DDR4-2667提升到了DDR4-2933,幅度達10%,可以更好的支持DDR4 3200高頻內存。
2、功耗更低
AMD Ryzen 一代CPU采用14nm工藝,而全新Ryzen 二代則采用更先進的12nm工藝,成為全球首批采用12nm制程的X86處理器,相比競爭對手比Intel八代處理器的14nm工藝更先進,帶來更低的功耗。
更先進的12nm制程
按照AMD的說法,12nm制程相比14nm同頻下功耗可降低11%,同功耗下頻率可提升16%。
3、更強的AMD SenseMI技術支持
AMD SenseMI是五種不同技術的套裝,從不同方面對銳龍處理器進行加速,銳龍二代重點改進的是其中兩點,精準頻率提升(Pricesion Boost)、自適應動態擴頻(Extended Frequency Range)。
第二代精準頻率提升技術重點提升了多核心多線程實際負載中的頻率,結合對溫度、電流、電源的更好調控,基本可以實現隨著核心數量的增多、頻率呈線性提高。
文章最后來看看這兩款處理器在CPU天梯圖里的排行情況。
CPU天梯圖2018年4月版(桌面精簡版) | |||||
---|---|---|---|---|---|
高端CPU | Intel平臺 | AMD平臺 | |||
Skylake | Kaby Lake | Coffee Lake | Ryzen | Godavari/打樁機 | |
i9-7980XE | |||||
i9-7960X | |||||
Threadripper 1950X | |||||
i9-7940X | |||||
i9-7900X | |||||
i9-7920X | Threadripper 1920X | ||||
i7-7820X | |||||
i7-6950X | Ryzen 7 2700X | ||||
i7-8700K | |||||
Ryzen 7 1800X | |||||
i7-6900K | Ryzen 7 2700 | ||||
i7-8700 | Ryzen 7 1700X | ||||
i7-6850K | |||||
Ryzen 5 2600X | |||||
i7-6800K | i7-7740X | Ryzen 7 1700 | |||
i5-8600K | Ryzen 5 1600X | ||||
i7-7700K | Ryzen 5 2600 | ||||
i7-6700K | i5-8600 | Ryzen 5 1600 | |||
i5-8500 | |||||
i7-7700 | Ryzen 5 1500X | ||||
E3-1230 v5 | i5-8400 | FX-9590 | |||
Ryzen 5 2400G(APU) | |||||
i7-5775C | |||||
中端CPU | i5-5675C | i5-7600K | i3-8350K | ||
i5-6600K | i5-7600 | i3-8350 | Ryzen 5 1400 | ||
i5-6600 | i5-7500 | i3-8300 | FX-9370 | ||
i5-6500 | i5-7400 | i3-8100 | Ryzen 3 1300X | FX-8350 | |
i5-6400 | i3-7350K | Ryzen 3 2200G(APU) | FX-8320 | ||
Ryzen 3 1200 | |||||
i3-7320 | FX-8300 | ||||
i3-7300 | |||||
i3-6320 | |||||
i3-6300 | A10-7890K | ||||
i3-7100 | 速龍X4 880K | ||||
i3-6100 | 奔騰G5600 | A12-9800/A10-7870K | |||
奔騰G4620 | 奔騰G5500 | 速龍X4 870K | |||
奔騰G4600 | 奔騰G5500T | ||||
奔騰G5400 | A10-7850K/7860L | ||||
入門CPU | 奔騰G4560 | 速龍X4 860K | |||
奔騰G4520 | 奔騰G5400T | A10-9700/A10-7800 | |||
奔騰G4500 | 速龍X4 950 /速龍X4 845 | ||||
奔騰G4600T | A10-7700K | ||||
A8-7670K | |||||
奔騰G4500T | 奔騰G4560T | A8-7650K | |||
奔騰G4400 | 賽揚G4920 | A8-7600 | |||
賽揚G3950 | 賽揚G4900 | ||||
賽揚G3920 | 賽揚G3930 | ||||
賽揚G3900 | 賽揚G4900T | 速龍X4 840 | |||
賽揚G3930T | |||||
賽揚G3900T | |||||
A6-7400K | |||||
以上就是武林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R7 1800X與2700X性能對比詳細評測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大家如果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在下方的評論框內給我們留言哦。我們會盡自己所能的為大家解答。謝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武林網的后續教程和軟件。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