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龍5 2600和i5-9400F哪個好?有什么區別?哪個值得買?下面小編帶來R5 2600和酷睿i5-9400F區別對比評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R5 2600和酷睿i5-9400F區別對比評測:
一、前言:千元雙雄 銳龍5 2600與i5-9400F誰才是性價比之選!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Intel桌面處理器就陷入了缺貨的泥潭,導致主流處理器價格暴漲,第八代和第九代酷睿I5盒裝處理器8400/9400的報價一度達到了兩千元。為了緩解市場缺貨的尷尬局面,Intel一面擴充14nm產能,另一方面則一口氣發布了5款不帶核顯的9代酷睿產品,以閹割了核顯的方式來提升生產線的良率和產量。
而AMD這邊,也即將發布7nm的Zen 2構架銳龍處理器。當然在Zen 2之前,AMD還需要以現有成熟的第二代銳龍產品來應戰Intel的第九代酷睿處理器。目前在市場上千元級別主流處理器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也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產品段,我們從2家各選一款千元級的產品來做對比測試。
本次測試的主角就是Intel 酷睿i5-9400F與AMD 銳龍5 2600處理器??犷5-9400F閹割掉核顯之后,不僅提高了良率和產能,產品的價格也更低一些,面對AMD 銳龍處理器時相比以前的i5-8400更具競爭力,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款處理器仍然是采用了硅脂核心散熱。
而AMD銳龍5 2600是一款6核心12線程的第二代銳龍產品,采用Zen+構架,并通過升級到12nm制程工藝繼續提升了第一代銳龍的單核效率和最高頻率,并以極高的性價比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是千元價位唯一的6核心12線程產品,在全球多個主要國家,銳龍處理器在零售市場的份額已經超過了酷睿處理器。
Intel酷睿i5-9400F準確來說是酷睿i5-8500閹割掉核顯之后的馬甲產品,采用14nm制程、6核心6線程設計,三級緩存9MB,基礎頻率2.9GHz、最高單核睿頻4.1GHz,全核頻率也能達到3.9GHz,TDP 65W。
AMD 銳龍5 2600采用的是12nm納米制程工藝,6核心12線程設計,三級緩存16MB,基礎頻率3.4GHz,加速頻率最高3.9GHz,全核頻率則能達到3.7GHz,TDP同樣也是65W。
與i5-9400F相比,銳龍5 2600同樣是6核心,但是采用了超線程設計,擁有12個線程。二級緩存3MB,二倍與對手;三級緩存16MB也比9400F的9MB多了不少。在頻率方面,銳龍5 2600 3.7GHz的全核頻率比9400F的3.9GHz要低了200MHz,單核最高睿頻同樣也少了200MHz。不過不要忘了銳龍5 2600是可以超頻的,搭配一款不太低端的主板大部分都可以超到4.2GHz頻率,不僅扭轉了在單核性能上打差距,多核性能上更是大大領先對手30%以上。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酷睿i9-9900K這樣的頂級處理器采用了釬焊導熱,但是i5-9400F內部依然是低成本的普通硅脂導熱材質,這一點AMD更有誠意一些,目前為止所有型號銳龍3、銳龍5和銳龍7都是釬焊導熱。
在內存支持方面,酷睿i5-9400F默認只能支持DDR2666MHz,需要搭配高端的Z390/370才能支持更高頻率的內存;而銳龍5 2600默認即可支持2933MHz,在搭配中端的B350/450主板還可以支持DDR3200甚至更高頻率的內存。
在價格方面,閹割了核顯的i5-9400F比i5-8400更低,但是1399元的售價依然要比銳龍5 2600要貴了100。在電商平臺,搭配主板一起購買時,銳龍5 2600的實際價格已經低于千元。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