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龍9 3900X和銳龍7 3700X處理器怎么樣?值得入手嗎?下面小編帶來銳龍9 3900X/銳龍7 3700X詳細圖文評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銳龍9 3900X/銳龍7 3700X詳細圖文評測:
一、前沿:三年三次飛躍 銳龍幾近完美
時至今日,仍然對2017年2月22日發生在美國舊金山的那一幕記憶猶新:AMD CEO蘇姿豐博士手持一顆零售版的Ryzen銳龍處理器,對來自全世界的幾十家科技媒體宣布,AMD Zen架構成功取得了52%的IPC(每時鐘周期指令數)性能提升,遠超最初設定的40%的目標。
頓時,全場掌聲雷動、歡呼四起,因為這一刻,整個行業都等了太久太久……
在那之前的幾乎十年時間里,AMD處理器被Intel一直狠狠地摁在地上摩擦,推土機架構在酷睿架構面前根本抬不起頭來,AMD甚至一度在桌面、筆記本和服務器市場上都完全放棄了高性能CPU的競爭,任由對手蹂躪,“i3默秒全”的恥辱更是始終伴隨著AMD。
知恥而后勇,就在Intel常年慢悠悠擠牙膏、每年性能提升只有個位數的時候,AMD暗中積蓄力量、厚積而薄發,最終實現了華麗麗的轉身。
全新Zen架構的銳龍處理器、霄龍處理器讓AMD終于重返高性能計算市場,尤其是大打“核戰”,迫使Intel不得不匆忙應戰,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兩年之間的進步幅度已經遠超之前十年的總和,而且又恰好趕上了對手架構和工藝兩個方面的“青黃不接”,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的AMD始終牢牢掌握著主動權,從曾經跟在對手后邊土都吃不到,變成如今一路狂奔向前讓對手苦苦追趕。
技術和性能上整體領先,價格上堅持超高性價,AMD銳龍不但叫好,更加叫座,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在德國、日本等地區的零售市場占比甚至已經常態化反超Intel,去年雙11期間在天貓京東兩平臺的全網份額也超過了50%!
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AMD銳龍帶給整個PC處理器行業的精彩和變革,已經無需贅言,而更讓人驚嘆的是,AMD這次并非逞一時之威風,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Zen誕生之初,無論是桌面還是筆記本抑或數據中心,AMD就大方公布了未來數年的技術和產品路線圖,從不諱言正在打造Zen+、Zen 2、Zen 3、Zen 4……等一系列后續架構,工藝上也是14nm、12nm、7nm、7nm+……一步一個腳印。
14nm Zen的第一代銳龍讓整個世界看到了AMD吹響的反擊號角,12nm Zen+的第二代銳龍顯示了AMD堅定不移、死磕到底的決心,而今天7nm Zen 2的第三代銳龍的到來,可以說是翻開了全新的篇章,不想廢話的AMD向所有人扔出了一個近乎毫無短板的“木桶”。
核心架構、制造工藝、單核性能、多核性能、功耗發熱、零售價格、平臺兼容……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三代銳龍都有點無可挑剔,“i3默秒全”儼然要變成“R5默秒全”的節奏。
Zen架構才誕生的第三年,就能打磨到如此境界,還有7nm工藝的神助攻,蘇媽這爐火純青的刀法,老黃也得自嘆弗如。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