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維攻擊出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Ⅲ·死神永生》,從三維降至二維的攻擊由二向箔觸發。降維攻擊就是將攻擊目標本身所處的空間維度降低,致使被攻擊目標無法在低緯度空間生存。
R7 3700X和I9-9900K區別對比介紹:
1.測試平臺介紹
主要對比性能,這次不談每個配件的價格。因為我手里沒太便宜的z390主板所以選了貴的。
2.簡單的CPU理論性能對比
選的都是比較簡單的,專業的以后我會學習增加上。
3.10款單機游戲+1款網游(絕地求生)的幀數FPS對比
為了控制較小的誤差,多采用了自帶BENCHMARK測試的游戲,每個游戲進行10次測試取平均值。
絕地求生測試,
4.沒有進行功耗/溫度對比
3700X目前用AIDA64和AMD,MASTER所測溫度存在不準確性,兩者溫度差距在15度上下,雖然我使用測溫槍對CPU在主板背部的區域進行測溫,但實際還是有一定誤差,為了保證盡可能準確,所以我準備等之后再更新這部分內容。
1.測試平臺介紹
顯卡為耕升RTX 2070 SUPER炫光oc
總結:
為什么INTEL的測試平臺進行了超頻,AMD的沒有超頻?
我個人看了很多評測,都用的是I9-9900K未超頻,這款3000-4000元售價的CPU,其實超頻基本盤是5.0全核心,只要是正常體質都可以超頻到5.0搭配280或360水冷,打游戲時的溫度也還可以接受。
我個人認為不超頻對于I9-9900K在進行性能測試時是不公平的。
AMD平臺我手動進行超頻4.4失敗,但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打游戲時全核頻率在4.2-4.3之間(大部分時間更接近于或等于4.3),目前無法全核睿頻自動到4.4(可能是我設置不對?)
為什么INTEL和AMD平臺散熱器不同?
這次沒有進行溫度對比,其實主要是拆裝很多次,不想再拆I9-9900K上的TT 360散熱器了。
2.簡單的CPU理論性能對比
3.游戲性能測試什么人最熱衷于裝電腦呢當然是臭打游戲的了
AMD自從銳龍系推出,口碑有了不少翻轉,但仍然給人以“玩游戲不行”的形象,這次Ryzen 3代攜zen2架構強勢來襲是否能一雪前恥呢?本次測試了多個游戲結果如下絕地逃生畫質設置:3極致 2K分辨率訓練場:不停的找人射擊開干直播實測:在7月9日和7月10日晚,在某魚進行直播時演示了吃雞自閉城的游戲體驗和實際幀數變動,與I7-8700無明顯區別。
單機游戲沒有特殊標注的均為最高畫質。
總結:
(1)3700X比我預期的游戲表現要好,但與I9-9900K還是存在幀數的差距。這個差距我個人認為不大。
(2)3700X并沒有出現一些人認為的,玩游戲幀數看起來正常,但是就是有時候會卡,有時候玩起來不舒服。
(3)3700X對于沒有品牌信仰的人來說,是值得購買的一款產品,3700X盒裝+B450M微星迫擊炮僅僅也只需要2799元左右。只超頻個3600 C16的CPU對于這個主板也是OK的(本次測試3700X都是默認未超頻CPU)。
(4)等等黨也可以等,但是未來價格走勢是無法判斷的,可能這次ZEN2價格降幅速度會變慢。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