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5 3700X怎么樣?R5 3700X值得買嗎?部分小伙伴可能還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銳龍R5 3700X處理器深度評測,感興趣的小伙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R5 3700X怎么樣?
時隔13年,AMD終于迎來了翻身日:銳龍三代處理器終于現身。
銳龍R5 3700X處理器深度評測
參數對比
本次新銳龍處理器規格提升巨大,我們直接看表格:
三代銳龍與二代銳龍規格對比
參數點評:三代銳龍無論是從核心數還是主頻,抑或是三緩,都獲得了全面的升級,更強的性能,更牛逼的參數,卻沒有帶來過高的售價,Ryzen 7 3700X首發價比Ryzen 7 2700X還要便宜100塊,從售價開始就香了第一口。
價格香可不是開始,接下來就進入性能實測環節。
默頻性能對比
綜合各項測試,我們統計出了如上綜合性能差距表格,可以看到從整體性能提升來看的話,Ryzen 7 3700X比上一代Ryzen 7 2700X總體性能提升達到了16%,對比Intel家的兩款高端處理器,它比i9-9900K綜合性能弱4%,差距較少,但已經可以越級摸到i9-9900K的屁股已經是非常厲害了,更何況對比對位的i7-9700K還要強11%。
性能提升看得過癮,溫度功耗也需要考慮,畢竟“高頻低能”,發熱功耗大也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平臺功耗與溫度對比
Ryzen 7 3700X在經過我們的數次測試都無法跑滿核心,故只能用這個數據做對比。
單烤CPU時12核Ryzen 9 3900X的功耗已經比8核的Ryzen 7 2700X還低,對比i9-9900K與i7-9700K功耗也是完勝,7nm制程控制功耗效果非常明顯。
7nm帶來功耗降低的同時,溫度也可以有效控制。AMD陣營處理器溫度都在65°C左右,12核的Ryzen 9 3900X溫度竟然與6核Ryzen 5 2600X差不多,溫度控制表現讓人驚訝。
而Intel陣營,i9-9900K與i9-9700K兩個大核彈都飚到90度以上,i9-9900K甚至要觸及100°C大關,雖然頻率夠高,但帶來的高發熱量還是不容忽視的,在溫度控制方面銳龍三代已經完勝Intel的高端處理器了。
同頻性能對比
設立這個測試項目是為了體現出銳龍三代的IPC提升幅度。
相對于銳龍一代與二代同頻對比幾乎沒有性能提升的情況,這次三代對比二代性能就有了較大提升,同頻情況下,Ryzen 7 3700X的單核性能比Ryzen 7 2700X要高6%左右,整體性能提升高達11%,而對比同頻的i9-9900K則是全面勝利,7nm帶來的IPC提升還是有點給力的。
超頻能力測試
在發布會后,各個論壇的DIY玩家都在議論銳龍三代到底有沒有超頻空間,7nm工藝帶來的低溫低功耗能否讓超頻這種小眾玩法在銳龍三代上重獲新生?
經過測試,銳龍三代超頻能力非常弱,超到頂了只有2%~4%的性能提升,所以還是乖乖默頻用吧。
PCIe 4.0帶寬對比
3DMark新推出了一個PCI Express帶寬測試,在這個測試中我們會驗證顯卡性能與處理器性能會不會影響PCIe帶寬。
測試結果如上表,結果是只有同時支持PCIe 4.0的設備(3700X/3900X配RX 5700XT/RX 5700)才能激活PCIe 4.0,享受翻倍帶寬加成。而如果任意硬件不支持PCIe 4.0的話,都只能在PCIe 3.0帶寬中運行。
桌面級cpu天梯圖——
兩款AMD新處理器的排位如上,Ryzen 7 3700X在i9-9900K下面,而Ryzen 9 3900X被i9-7960X與i9-7920X夾著。
總結:
性能提升,價格更低,香!
這次AMD的新處理器表現非常出色,雖然Ryzen 7 3700X對標的是i7-9700K,但它的綜合成績不僅吊打了i7-9700K,還已經摸到了i9-9900K的屁股,要知道對位i9-9900K的Ryzen 7 3800X還沒推出,超越i9-9900K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再看售價,X魚已經有人將處理器開車價賣到了2155元,比對位的i9-9700K X魚價2399元便宜兩百多塊,性能更強,平時如果有做視頻工作的需求,偶爾打打游戲,那么Ryzen 7 3700X就是一個超級香的選擇。
不過你如果是屬于玩游戲較多的那種,那超高頻的9700K、9900K,確實還是王者。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