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在去年7月7日初登場,萬眾期待的三代銳龍可以說是AMD近些年消費級處理器集大成之作。在二代銳龍的時候,AMD雖然在CPU市場站穩了腳跟,但是對比英特爾,12nm和Zen+的組合也只是具有一定威脅,并沒有真正動搖消費級CPU市場根基,但是三代銳龍不同,7nm工藝與Zen2架構的結合讓游戲玩家見識到了AMD真正的實力,除了銳龍特色超多的核心線程外,游戲玩家也為三代銳龍單核性能贊嘆不已,核心頻率兩開花,加上AMD處理器祖傳的性價比優勢,讓消費級CPU市場的份額開始發生改變。
AMD銳龍7 3700X和英特爾酷睿i7-10700K哪款好?
AMD 銳龍7 3700X
今年英特爾已經推出了十代酷睿新品,全面搭載了超線程技術對AMD看似威脅很大,但其實三代銳龍也完全不用虛,因為在一開始AMD三代銳龍就基本都搭載了SMT同步多線程技術,旗艦型號銳龍9 3950X更是擁有16核心32線程,目前在消費級CPU市場上只此一家擁有這么多核心線程數。
除了核心線程外三代銳龍是目前市面上唯一支持PCIe 4.0技術的平臺,PCIe 4.0作為目前最新一代的總線技術,對比PCIe 3.0傳輸速率成倍的提升,提升效果不用多說,首先就是M.2存儲方面,PCIe 4.0固態的讀寫甚至能突破5000Mhz。而顯卡目前支持PCIe 4.0技術的還不是很多,不過NVIDA已經預告過下一代3000系列也會支持PCIe 4.0,預計今年會發布。到時候AMD三代銳龍體系下的X570主板和B550主板或將是當時唯一支持平臺,這就體現了AMD的眼光和布局可怕之處。
AMD銳龍7 3700X與英特爾酷睿i7-10700K(可能會有波動請以京東實際為準)
價格方面,AMD聊到這里那更是不困了,銳龍處理器本身就是具有超高的性價比,三代銳龍更近一步,在整體產品性能大漲的同時,不僅沒有首發趁機進行漲價,現在價格對比首發時期甚至降了不少,對比十代酷睿更是如此,就像上圖的AMD銳龍7 3700X與英特爾酷睿i7-10700K,差價已經到了1000多元。接下來咱們在看一下兩款處理器參數的差異。
AMD銳龍7 3700X與英特爾酷睿i7-10700K
參數上看,AMD銳龍7 3700X與英特爾酷睿i7-10700K核心線程數是一樣的,AMD銳龍7 3700X采用了更先進的7nm工藝,所以TDP上只有65W,而英特爾酷睿i7-10700K有125W。此外三級緩存上,AMD銳龍7 3700X擁有32MB的緩存容量,英特爾酷睿i7-10700K為16W,頻率也是如此,AMD銳龍7 3700X可支持3200MHz的高頻內存,能讓處理器發揮更高的效能。英特爾酷睿i7-10700K則在頻率上更勝一籌,這是酷睿處理器一直以來的戰略和優勢。
光說不練假把式,接下來我們用AMD銳龍7 3700X與英特爾酷睿i7-10700K來實戰測試一下,看看兩款處理器的性能表現到底怎么樣?
測試平臺
這次測試總共分為CPU理論測試生產力測試、游戲測試以及功耗測試這幾種。
CPU理論測試
我們首先看一眼CPU理論測試的成績,測試軟件包括CINEBENCH R20/R15/R11.5三個版本,可以測試處理器單線程和多線程能力。
多線程測試
單線程測試
在多線程的測試中,AMD銳龍7 3700X在CINEBENCH R15和R11.5版本中更勝一籌,CINEBENCH R20測試也沒輸多少,這其實比較超出筆者的意料,因為兩款處理器差價1000多,就算成績一邊倒筆者也不覺得新鮮,結果沒想到兩款處理器多線程能力旗鼓相當,這得力于三代銳龍Zen2架構對處理器單核性能的優化。而單線程測試不出意料,頻率更高的英特爾酷睿i7-10700K勝出。
生產力測試
目前時下流行內容創作,內容創作考驗處理器的生產力能力,這次我們會使用視頻解碼類的X264、X265,以及Blender渲染時間進行兩款處理器的生產力測試。
生產力測試
在生產力的測試中,視頻解碼類的X264、X265測試AMD銳龍7 3700X表現更好,這是因為現在AMD軟件的生態體系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軟件開始為AMD處理器做適配,在使用銳龍處理器時優化不再是問題,表現的也就更好更有效率。
游戲測試
接下來我們進行喜聞樂見的游戲測試,包括《孤島驚魂5》以及《古墓麗影:暗影》這2款三A大作,以及《CS:GO》和《PUBG》這兩款熱門的競技類FPS游戲,分辨率為1080,均使用游戲自帶BENCHMARK和Afterbuurner進行測試。
游戲測試
在游戲測試中,AMD銳龍7 3700X在《PUBG》表現更好,其余的幀數不及英特爾酷睿i7-10700K,但差距不大,幀數在10幀以內,這是很正常的表現。三代銳龍這次單核性能起來之后,游戲幀數也水漲船高,前幾代產品跟酷睿處理器的游戲表現差距很大,現在AMD能通過工藝和架構升級處理器游戲幀數不僅追上甚至有些游戲還能超過已經表現的很優秀了。
功耗測試
最后我們來進行一下功耗的測試,之前很多網友老調侃AMD是功耗大戶,現在三代銳龍推出之后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功耗測試
毫無疑問,TDP只有65W的AMD銳龍7 3700X勝出了,AIDA 64進行CPU和FPU雙拷時滿載和待機時的功耗都小于英特爾酷睿i7-10700K,功耗小直白的表現就是用電少很多,長久下去之后會給你省不少電費。
這次AMD銳龍7 3700X與英特爾酷睿i7-10700K的測試主要是為大家展示一下三代銳龍的性價比,在單核性能提升之后,三代銳龍的性價比進一步升高,在前面的測試中我們也能看到這款處理器與英特爾同級別產品表現的旗鼓相當,產品性能已經不輸于酷睿。
AMD銳龍7 3700X
最后筆者給大家推薦一套AMD銳龍7 3700X為首的裝機平臺,也是筆者自己在去年雙.11時候攢出來的游戲平臺,本來是打算用來玩4月份的賽博朋克2077,沒想到蠢驢會跳票到9月份,有些猝不及防,接下來的攢機筆者也會告訴你為什么現在要強調性價比。
AMD銳龍7 3700X價格比英特爾酷睿i7-10700K低了一千元,你們可能不知道相差1千元是一個什么概念,一般人只會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種情況:“真香”。相差一千元可以讓你的顯卡升級一個甚至兩個級別,看上下圖的對比你就知道了,也就是RTX 2060 S升級到RTX 2070 S,RX 5600XT升級到RX 5700XT,到時候的游戲表現自然不用多說,這難到不香么?
為賽博朋克2077準備的主機中CPU使用了我們這次評測的主角:AMD銳龍7 3700X,主板搭配的是華碩TUF B450M-PRO GAMING,近期B450芯片組升級版的B550主板也要上市了,有需求的用戶也可以等B550。三代銳龍對內存頻率要求較高,首測時我們測試過三代銳龍最好搭配3000MHz以上頻率的內存效果才好,所以筆者選擇了兩個8GB 3600Mhz的內存組雙通道,要注意的是筆者選擇的主板頻率只支持到3200MHz,有更高頻率需求的用戶可以選擇高端一點的主板。
顯卡的筆者因為面對的是賽博朋克2077這款開放世界游戲,所以使用了 高端的RTX 2070 SUPER顯卡,如果預算較低的朋友,可以選擇與CPU同樣性價比很高的AMD RX 5700XT顯卡。
AMD銳龍7 3700X板U套裝與英特爾酷睿i7-10700K板U套裝
總的來說在裝機上,我們多次強調了AMD銳龍7 3700X的價格優勢,目前CPU購買方式比較流行的是主板+CPU套裝組合,而在套裝的價格表現上,AMD銳龍7 3700X套裝組合和英特爾酷睿i7-10700K套裝甚至比單CPU還有更大的差價,你還有更多的預算升級內存、顯卡等重要硬件,同時AMD銳龍7 3700X打造的平臺可以讓你擁有目前更為先進的PCIe 4.0技術,打造性能更加強大的平臺,這就是這款處理器的價值所在。
本文轉載自http://diy.zol.com.cn/745/7455092.html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