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andy Bridge系列處理器發布之后,其實很多用戶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最高端的酷睿i7 2600系列處理器依然內置了核芯顯卡,但實際上幾乎所有購買酷睿i7 2600系列處理器的消費者都不會使用集成顯卡,而會另配高端顯卡。
直到Z68芯片組發布后,大家才發現原來Intel早有后招,高端處理器的核芯顯卡是為集顯獨顯智能切換準備的。然而,現在的獨立顯卡功耗控制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根據瘋狂博士的測試,除了高清視頻播放模式以外,智能切換并不比單獨使用獨立顯卡節省功耗。那么,如果能夠買到一款沒有核芯顯卡的酷睿i7 2600處理器,則更符合DIY玩家的需求。
SNB至強初長成
2011年5月中旬,Intel面向低端服務器領域低調發布了Sandy Bridge架構的至強E3 1200系列處理器,讓DIY玩家看到了曙光。盡管至強E3 1200系列處理器是針對低端服務器領域的產品,但它同樣采用Sandy Bridge架構和LGA1155接口,其中編號以“0”結尾的型號不帶集成顯示核心(如E3 1230、1240等),而以“5”結尾的型號則集成了顯示核心(如E3 1235、1245等)。盡管新發布的E3至強中整合了集成顯示核心的型號其顯示核心命名為P3000系列,但無論是接口還是規格都和Sandy Bridge架構的酷睿i7 2600如出一轍,似乎這就意味著至強E3 1200系列處理器同樣可以用于家用臺式機領域。
因此,在新發布的E3至強中,E3 1230引起了瘋狂博士極大的興趣,因為它不僅同樣采用Sandy Bridge架構,采用LGA1155接口,更重要的是它沒有集成顯示核心,價格比Sandy Bridge架構的酷睿i7 2600便宜五六百元。如果至強E3 1230能夠用于臺式機平臺,那么對于不超頻的用戶來說其性價比明顯高于同樣價位的酷睿i5系列處理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