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個月前,如果說要搭建一套高端的SNB電腦,主板當然首選P67,處理器自然也要選擇新一代Core i5或者Core i7。不過,我們知道,新一代的SNB全線集成核芯顯卡,如果是選擇不帶視頻接口的P67,那核芯顯卡就歇菜了;另外,就算是搭配了有視頻接口的H67,對于Core i7這樣的高端處理器來說,核芯顯卡的3D性能又比較尷尬……Intel這樣的產品布局讓玩家都摸不著頭腦,直到Z68的出現,才真相大白——就讓瘋狂博士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悲劇的P67
前面也說過了,P67雖然定位高端SNB平臺,但對于擁有核芯顯卡的SNB處理器來說,它沒有視頻接口的設計的確比較尷尬。雖然核芯顯卡的游戲性能對于Core i7來說顯得不太相稱,但它所提供的Quick Sync硬件級視頻轉碼功能卻非常強悍,在不占用處理器資源的情況下也能提供很高的轉換效率——只可惜,如果是在P67上用SNB的話,它就徹底歇菜了。
那好,我們用H67是否可以解決問題呢?當然可以,不過這樣就只能使用SNB的核芯顯卡,想玩爽大型3D游戲又沒門了。從這樣看來,到底是Intel秀逗了,還是另有伏筆?Z68和它所配備的Virtu技術給了我們答案。
從我們以前的測試可以看到,Virtu是一項智能的顯卡切換技術,可以讓Z68主板上的獨顯與核芯顯卡根據負載需求自動切換,同時也能在使用獨顯時調用核芯顯卡進行視頻轉碼處理——這就徹底解決了P67的尷尬問題。
這說明了什么呢?認為P67本來就是個悲劇,Intel在發現核芯顯卡在高端平臺推廣受阻(在P67上都沒法用還談什么推廣)之后,才弄出了Z68和Virtu來進行彌補,讓高端SNB平臺也可以充分利用核芯顯卡?,F在,你還會考慮悲劇的P67嗎?
如果你還想對Z68的Virtu技術有更具體的了解,那么就看看本博士的測試吧。
測試平臺
處理器:Core i5 2500K
內存:宇瞻DDR3 1600 ×2
主板:技嘉GA-Z68A-D3H-B3
顯卡:Radeon HD6970
顯示器:AOC 201
硬盤:希捷酷魚7200.12 1TB;Intel SSD Larson Creek 20GB
電源:金河田EPS850ELA
操作系統:Windows7 64位
享受SNB完全體——實戰技嘉Z68主板智能顯卡切換功能
玩轉Virtu顯卡切換
享受SNB完全體——實戰技嘉Z68主板智能顯卡切換功能
支持Virtu技術的技嘉Z68A-D3H-B3主板
享受SNB完全體——實戰技嘉Z68主板智能顯卡切換功能
必須安裝Virtu應用程序才可以使用Z68的這項功能
從工作模式上進行區分,Virtu技術分為i-Mode和D-Mode兩種,前者是由集顯負責輸出信號,而后者則是由獨顯輸出信號,這取決于你把顯示器連接到哪塊顯卡上。在iMode模式下,遇到3D游戲或視頻解碼,就自動切換到獨顯,在低負載模式下,依然由集顯運算;在D-Mode下,一直依靠獨顯運算,但可以同時使用集顯的Quick Sync來完成視頻轉碼工作。
其實單從Virtu對于3D游戲的顯卡智能切換功能來看,幾乎可以說根本不節能,畢竟Virtu只限于軟件API層面,對于閑置的顯卡還不能做到完全斷電節能,用了Virtu之后由于兩塊顯卡都有待機功耗,反而使得功耗增加了。
當然,我們看重的并不是Virtu在玩3D游戲時是否更節能,Virtu真正有意義的地方一方面是在高清硬解碼的時候實實在在地大幅度節能了,另一方面就是在D-Mode下可以利用處理器內的核芯顯卡進行硬件轉碼了——從測試來看,核芯顯卡的Quick Sync轉碼技術果然很強,比獨顯使用的時間都短了不少。
和P67說拜拜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Z68的規格與P67相當,而且還添加了Virtu和SRT(智能響應)技術,特別是在Virtu技術支持之下,即便是高端Core i7集成的核芯顯卡,也不再顯得雞肋,可以充分發揮其在視頻轉碼方面的優勢,對于高端用戶來講,更是沒有再去選擇P67的理由。那么現在對于Z68來講,阻礙其在中高端玩家中普及的僅僅是價格,隨著P67的尾貨逐漸減少,Z68的價格也會走入主流,讓多數玩家享受到“完整”的S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