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是向大家介紹網格在AI排版中的妙用,網格,或是說柵格系統,是做版式設計、平面設計、Web 設計的重要工具,作者通過實例向大家介紹網格的應用。教程實用性非常強,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 1960 年代,瑞士的現代主義平面設計海報、宣傳單中,就大量使用了網格來組織信息元素。進入信息時代后,隨著 Web 的興起,由于網頁設計與平面設計、版式設計有很強的相似性,網格也被大量應用在了 Web 中。網格的好處,就是在于給予一種規約,令排版者可以較為方便的組織標題、列表、段落、圖片等元素,保持版面元素之間的一致性,協調正負空間。一句話概括應用網格的好處:「隨心所欲,不逾矩」
(圖片摘自現代主義設計師 Massimo Vignelli 的 The Vignelli Canon 電子書)
不過,雖然用網格組織、排版信息相當方便,通常創建網格本身卻是一件十分令人頭痛的事情。通常的做法是:
吭哧吭哧地在紙上算,計算網格的大小、間距什么的,算到天昏地暗;然后吭哧吭哧地拉參考線……很容易看出,這是一個特別苦的過程,特別是對于我這樣數學學渣而言。所幸,AI 提供了一個工具,把設計師從吭哧吭哧的計算和吭哧吭哧的拉參考線解放了出來。今天的內容很少,就是要講這個工具的使用。這個工具用起來特別簡單,這次還是像前幾次那樣,通過一個具體的案例來說明:給一個 A4 紙打上類似這樣的網格:
首先,依然是新建文件。不過這次要新建一個 A4 大小的文檔(210mm x 297mm)。
然后,在這個文檔的畫板上畫一個大小同畫板大小,覆蓋整個畫板的矩形,并去掉這個矩形的填充和描邊。
接下來,確定頁邊距。假設我們這個文檔的的橫豎頁邊距分別是 12mm,15mm 的話,選中矩形,在「變換」面板中選參考點為圖形中心,寬與高那兩個文本框分別輸入這樣的表達式:210 – 24mm, 297 – 30mm,即「長度 – 頁邊距 x 2」。AI 是可以支持類似這樣較為簡單的算數表達式的,類似這樣:
做好后畫板應該類似這樣:
然后,執行菜單命令:「對象」-›「路徑」-›「分割為網格」,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做如下設置:
點擊「確定」,幾乎就搞定了!如圖: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