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CS中開始提供3D效果功能,使用3D效果中的"繞轉"命令可以輕松創建三維對象。本例將以中文版AI CS2為例,介紹如何使用"繞轉"命令制作出逼真的3D保齡球瓶。文章難度不是很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跟著教程一起來學習吧!
"繞轉"是指使一條路徑或一個剖面圍繞全局Y軸旋轉做圓周運動,從而創建出一個3D對象。通過設置高光、陰影、旋轉及其他屬性,可以控制3D對象的外觀,同時還支持貼圖功能,可以將圖稿貼到3D對象的每個表面上,從而幫助設計者創建出逼真的三維物體。
在進行繞轉之前,應先繪制一條開放或者閉合路徑,使之正好是要生成的3D對象垂直剖面的一半。而且還要準備好貼圖。貼圖可以自己繪制,也可以尋找現成的素材。本例中我們將練習自己繪制貼圖用的圖形。
效果示例
一、繪制旋轉所用基本路徑
在繪制路徑時,要求熟練掌握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即使不是很熟練也沒關系,只要跟著下面的步驟一起認真操作,就能輕松完成路徑的繪制。
1.啟動AI CS2中文版,選擇菜單命令"文件>新建"(或按快捷鍵Ctrl+N),在"新建文檔"對話框中輸入名稱"保齡球瓶",設置畫板取向為"橫向",顏色模式為"RGB顏色",如圖1所示,然后單擊"確定"按鈕。
圖1 "新建文檔"對話框
2.選擇菜單命令"文件>存儲"(或按快捷鍵Ctrl+S),在"存儲為"對話框中輸入文件名"保齡球瓶",然后單擊"保存"按鈕。然后在"AI選項"對話框中,采用默認的設置,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文件的保存。
3.按D鍵恢復默認的填色與描邊顏色。選擇工具箱中的"鋼筆工具"(或按快捷鍵P),移動鼠標指針到畫板上,當指針變為
形狀時,在畫板中央單擊一次左鍵,繪制出路徑的第1個錨點,然后在按住Shift鍵的同時單擊這個錨點的下方,這樣可以在其正下方繪制出第2個錨點?,F在得到一條直線段,如圖2所示。
圖2 繪制出一條直線段
4.仍按住Shift鍵,在如圖3所示的位置單擊,在直線段第2個錨點水平方向的右側繪制出第3個錨點。
圖3 繪制第3個錨點
5.下一步要繪制曲線了,在第3個錨點的右方偏上位置按住左鍵向上拖動鼠標,可以看到出現了兩條方向線,使這兩條方向線基本沿豎直方向,繪制出如圖4所示的一段曲線,繪制完畢松開左鍵。如果繪制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在松開左鍵后按Ctrl+Z鍵撤消,然后重新繪制。
圖4 繪制曲線(1)
6.用同樣的方法在如圖5所示的位置按住左鍵向上拖動鼠標,繪制第2段曲線。繪制完畢松開左鍵。
圖5 繪制曲線(2)
7.繼續繪制第3條曲線段,方法同上,位置如圖6所示。繪制完畢松開左鍵。
圖6 繪制曲線(3)
8.最后將鼠標指針移動到第1個錨點上,即直線段最上方的錨點,當指針變為如圖7所示的形狀時,單擊左鍵,可以封閉路徑,得到如圖8所示的結果。
圖7 單擊第1個錨點封閉路徑 圖8 封閉后的路徑
9.現在得到的只是一個草圖,這個形狀離真實的保齡球瓶垂直剖面的一半還相去甚遠,需要做進一步的修整。選擇工具箱中的"選擇工具",拖動上方或下方的句柄將路徑沿豎直方向拉長,使整體高度變大一些,如圖9所示。調整完畢單擊畫板上的空白位置,取消選擇路徑。
圖9 調整整體高度
10.選擇工具箱中的"直接選擇工具",移動到路徑上曲線段的邊緣,當指針變為
形狀時,單擊可以選中錨點,然后通過拖動錨點或錨點的方向點的方式,調整路徑的形狀,可以多試著調整幾次,直到得到如圖10右圖所示的路徑形狀為止。調整完畢選擇菜單命令"選擇>取消選擇"取消選擇路徑。
圖10 調整路徑的形狀
為3D對象貼圖后,才能得到更逼真的效果。所以在對上面得到的路徑進行繞轉之前,先制作貼圖。制作貼圖其實就是繪制將來出現在3D保齡球瓶表面的圖形,不過要將其制作為符號才能貼到3D對象上去。
1.選擇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按住鼠標左鍵在畫板上拖動繪制一個矩形,然后在工具箱底部單擊填色圖標,并從"色板"調板中選擇一種橙色,為矩形填充橙色(如果看不到"色板"調板,可以選擇菜單命令"窗口>色板"將其顯示在前端)。單擊工具箱底部的描邊圖標,然后單擊下方的"無"按鈕
,將矩形描邊顏色設置為無。這時的工具箱底部應該如圖11所示。繪制的矩形如圖12所示。
圖11 工具箱中的填色與描邊圖標
圖12 繪制出的矩形
2.保持矩形的選中狀態。選擇菜單命令"窗口>符號"使"符號"調板顯示在前端,按住Alt鍵的同時單擊"符號"調板右下方的"新建符號"按鈕,這時會打開如圖13所示的"符號選項"對話框,在"名稱"右側文本框中輸入"保齡球瓶",然后單擊"確定"按鈕。這時會看到在"符號"調板中多出一個符號,如圖14所示。
圖13 "符號選項"對話框
圖14 "符號"調板中多出一個"保齡球瓶"符號
萬事俱備,只欠"繞轉"了。下面我們將使用制作好的路徑和貼圖制作出3D保齡球瓶。
1.使用"選擇工具"選中畫板上的路徑,然后在工具箱中將其描邊顏色設置為無,填色顏色保持白色不變。
2.選擇菜單命令"效果>3D>繞轉",打開"3D 繞轉選項"對話框,拖動對話框的位置,以能夠看到下面的路徑為宜。選中對話框右側的復選框"預覽",可以實時觀察路徑的3D效果,如圖15所示。保持默認設置不變。
圖15 "3D 繞轉選項"對話框
3.單擊"3D 繞轉選項"對話框中的"貼圖"按鈕,打開"貼圖"對話框,選中"預覽"復選框,然后單擊"表面"右側的"下一個表面"按鈕,直到看到如圖16所示的第4個表面,在保齡球瓶上也可以看到這個表面是保齡球瓶主體環繞一周的表面。
圖16 切換到第4個表面
4.單擊"貼圖"對話框左上角"符號"右側下拉列表,找到前面創建的符號"保齡球瓶",然后在下方調整矩形的大小,并選中復選框"貼圖具有明暗調(較慢)",如圖17所示。選中復選框"貼圖具有明暗調(較慢)"才能使貼圖區域也具有高光和暗調,這樣才能得到逼真的效果,否則這個區域將會是一片純色。
圖17 選擇與調整貼圖
5.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到"3D 繞轉選項"對話框。單擊"更多選項"按鈕,在對話框下方設置"表面"屬性,在"表面"右側下拉列表中選擇"塑料效果底紋",然后將"光源強度"設置為90%,"環境光"設置為50%,"高光強度"設置為10%,"高光大小"設置為30%,其它采用默認設置,如圖18所示。如果要想得到更逼真的保齡球瓶效果,需要花些時間對這些選項再作進一步的細微調整,這個工作留給聰明的讀者吧,由于時間倉促,先用這個效果進行下一步的講解。
圖18 設置"表面"屬性
6.至此所有選項設置完畢,單擊"確定"按鈕。取消選擇后就可以看到如圖19所示的3D保齡球瓶效果了。
圖19 得到一個3D保齡球瓶
7.一個保齡球瓶顯得比較孤單,也沒什么實際意義。下面我們將制作出一排保齡球瓶,并為其添加陰影。使用"選擇工具"選中制作完成的3D保齡球瓶,然后選擇菜單命令"對象>變換>分別變換",在"分別變換"對話框中將"縮放"區域的"水平"和"垂直"百分比都設置為90%,"移動"區域的"水平"距離設置為18mm,"垂直"距離設置為-5mm,其它選項采用默認設置,如圖20所示,然后單擊"復制"按鈕,可以得到如圖21所示的保齡球瓶復制品。
圖20 "分別變換"對話框
圖21 得到一個復制品
8.保持復制得到的保齡球瓶的選中狀態,在它上面單擊右鍵,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排列>后移一層",然后按Ctrl+D再次變換,得到另一個更小的復制品,如圖22所示。
圖22 得到一個更小的復制品
9.在第3個保齡球瓶上單擊右鍵,然后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排列>后移一層",將它的排列順序改為在第2個的下面。
10.再按Ctrl+D復制出第4個,并將它排列在最下面,得到如圖23所示的結果。選中第3個保齡球瓶,按住Shift鍵的同時按1次向左方向鍵,然后選中第4個保齡球瓶,按住Shift鍵的同時按兩次向左方向鍵,得到如圖24所示的結果。
圖23 復制出第4個保齡球瓶 圖24 調整保齡球瓶位置
11.使用"選擇工具"選中最大的保齡球瓶,然后選擇菜單命令"對象>變換>分別變換",在"分別變換"對話框中將"移動"區域的"水平"距離設置為-18mm,其它選項采用與上次變換相同的設置,然后單擊"復制"按鈕,在其左邊復制出一個保齡球瓶。
12.用同樣的方法再復制兩個,并改變它們的排列順序和位置,得到如圖25所示的結果。
圖25 復制出所有保齡球瓶
至此,3D保齡球瓶制作完畢。如果使用不同的貼圖,并為最終的7個保齡球瓶添加陰影,可以得到與圖25所示不同的結果,例如如圖26所示的示例??梢耘e一反三,自己多嘗試制作各種類型的保齡球瓶效果。
圖26 保齡球瓶效果示例
教程結束,以上就是AI繪制質感逼真的3D立體保齡球瓶方法,希望大家喜歡本教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