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處理是在編譯之前的處理,而編譯工作的任務之一就是語法檢查,預處理不做語法檢查。預處理命令以符號“#”開頭。
常用的預處理指令包括:
宏定義:#define
文件包含:#include
條件編譯:#if、#elif、#ifndef、#ifdef、#endif、#undef
錯誤信息指令:#error
#line指令
布局控制:#pragma
宏定義
宏定義又稱為宏代換、宏替換,簡稱“宏”。宏替換只作替換,不做計算,不做表達式求解。宏定義分帶參數的宏定義和不帶參數的宏定義。在帶參數的宏定義,宏名和參數的括號間不能有空格。
宏定義不分配內存,變量定義分配內存。
宏展開不占運行時間,只占編譯時間;函數調用占運行時間(分配內存、保留現場、值傳遞、返回值)。
出現在宏定義中的#運算符把跟在其后的參數轉換成一個字符串,有時把這種用法的#稱為字符串化運算符。例如:
#define STR(n)"abcd"#n
int main()
{
cout<<STR(6)<<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輸出結果為:
##運算符用于把參數連接到一起,預處理程序把出現在##兩側的參數合并成一個符號。例如:
輸出結果為:
文件包含
#include<文件名>稱為標準方式,到系統頭文件目錄查找文件,#include"文件名"則先在當前目錄(用戶路徑)查找,而后到系統頭文件目錄查找。
我們以#include<iostream.h>和#include<iostream>為例說明:iostream.h是C語言格式的頭(庫)文件,為舊版本的標準庫,只支持窄字符集;而iostream為C++的標準頭文件,支持窄字符集和寬字符集。
被包含文件中的靜態全局變量不用在包含文件中聲明。
條件編譯
使用條件編譯可以使目標程序變小,運行時間變短。
#undef指令,用來刪除事先定義的宏定義,其一般形式為:#undef宏替換名
錯誤信息指令
#error指令,該指令用于程序的調試,輸出一個錯誤信息,當編譯中遇到#error指令就停止編譯。其一般形式為:#error出錯信息。
#line指令
命令#line改變_LINE_與_FILE_的內容,它們是在編譯程序中預先定義的標識符。
其格式為:#line number [ filename ],這條指令可以改變當前的行號和文件名。
#line 100 "a.cpp"
int main()
{
cout<<__LINE__<<'/t'<<__FILE__<<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運行結果:
布局控制指令
在所有的預處理指令中,#Pragma 指令可能是最復雜的了,它的作用是設定編譯器的狀態或者是指示編譯器完成一些特定的動作。#pragma指令對每個編譯器給出了一個方法,在保持與C和C++語言完全兼容的情況下,給出主機或操作系統專有的特征。依據定義,編譯指示是機器或操作系統專有的,且對于每個編譯器都是不同的。
其格式一般為: #pragma Para,其中Para 為參數。
message 參數:在編譯信息輸出窗口中輸出相應的信息
code_seg參數:設置程序中函數代碼存放的代碼段,當我們開發驅動程序的時候就會使用到它
#pragma once:
只要在頭文件的最開始加入這條指令就能夠保證頭文件被編譯一次,但移植性差。如果寫的程序要跨平臺,最好使用C++中的宏定義。
#pragma hdrstop:表示預編譯頭文件到此為止,后面的頭文件不進行預編譯。
#pragma resource:
表示把winform.dfm文件中的資源加入工程,winform.dfm中包括窗體外觀的定義。
#pragma warning:輸出警告信息。
我們運行一下程序:
會出現如下警告信息:
若我們在程序上方添加:
則編譯時警告信息會變為:
若我們在程序上方添加:
則警告信息會變為錯誤信息:
#pragma comment:該指令將一個注釋記錄放入一個對象文件或可執行文件中。
常用的lib關鍵字,可以幫我們連入一個庫文件。例如:
#pragma disable:在函數前聲明,只對一個函數有效。該函數調用過程中將不可被中斷。一般在C51中使用較多。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