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的目的就是管理大量的數據。隨著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信息技術水平的飛速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從企業到學校,從政府到個人,幾乎都席卷到了這個信息浪潮中。高速膨脹的需求,對數據庫技術提出了更多更高更難的要求,例如要求處理的數據量越來越多、要求的處理速度越來越快。為了處理更多的數據量,例如太字節(TB)的數據,這就要求數據庫采用新的存儲引擎,并且可以處理來自各種數據源的數據。為了提高數據的處理速度,在數據庫查詢技術方面,要求采用新的查詢模型、并行查詢方式和新的索引技術。許多數據庫供應商各出新招,紛紛推出自己的適應新形式的解決方案。微軟公司作為在信息技術領域中成長最快的影響最大的計算機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數據庫解決方案,這就是SQL Server 7.0。
SQL Server 7.0在許多數據庫產品中之所以能夠成為領先者,就是因為它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在易用性、可伸縮性、可靠性和數據庫倉庫方面進行了許多革新。這些革新包括許多方面,例如SQL Server 7.0是第一個能夠縮放以適應從便攜式計算到企業級應用的各種規模的數據庫,從MB級到GB級、從GB級到 TB級,它們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代碼,數據庫提供了100%的代碼兼容性。SQL Server 7.0還是第一個支持自配置和自調整的數據庫、第一個與OLAP服務器集成的數據庫、第一個與數據轉換服務集成的數據庫、第一個提供了多服務器管理以適應大量服務器應用的數據庫、第一個數據倉庫框架成為解決元數據問題的綜合方法、提供了對任意類型數據庫的最廣泛的復制選項,微軟的全局數據存取策略實現了對大量信息資源的高性能訪問。本文主要介紹有關索引和索引調整向導的內容。
在以前的SQL Server版本中,在一個查詢語句中,一個表上最多使用一個索引。而在SQL Server 7.0中,索引操作得到了增強。SQL Server現在使用索引插入和索引聯合算法來實現在一個查詢語句中的可以使用多個索引。共享的行標識符用于連接同一個表上的兩個索引。如果某個表中有一個聚簇索引,因此有一個聚簇鍵,那么該表上的全部非聚簇索引的葉節點使用該聚簇鍵作為行定位器,而不是使用物理記錄標識符。如果表中沒有聚簇索引,那么非聚簇索引繼續使用物理記錄標識符指向數據頁。在上面的兩種情況中,行定位器是非常穩定的。當聚簇索引的葉節點分開時,由于行定位器是有效的,所以非聚簇索引不需要被修改。如果表中沒有聚簇索引,那么頁的分開就不會發生。而在以前的版本中,非聚簇索引使用物理記錄標識符如頁號和行號,作為行的定位器。例如,如果聚簇索引(數據頁)發生分解時,許多記錄行被移動到了一個新的數據頁,因此有了多個新的物理記錄標識符。那么,所有的非聚簇索引都必須使用這些新的物理記錄標識符進行修改,這樣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