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起
對java開發者來說,沒有什么能夠比得心應手的集成開發環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簡稱IDE)更令人著迷。 所謂IDE,就是把編寫、編譯、調試、運行集成在一個統一開發環境中的軟件,并且還增加了許多提高開發效率的實用功能,比如高級編輯功能、自動編譯、設置斷點逐步調試、在IDE內部顯示運行結果等。徒手開發好比刀耕火種,用IDE可謂進入了蒸汽時代。
十年前,由于技術所限,IDE還是奢侈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十年之后的今天,界面易用、功能強大、速度飛快的IDE已經無法成為人們熱衷的話題,即便免費也難以成為怦然心動的惟一理由。套用經濟學術語,人們渴望的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IDE,而是一種邊際效應遞增的開發工具——更多的可用資源、更高的開發效率、更合理的開發方法,以及更保值的知識投入——免費當然再好不過了。
Eclipse就是這樣一個開發工具——開放源代碼、免費、優秀的廠商支持,并且擁有豐富的擴展資源。
2、Eclipse的構架
假如把Java開發者比作鐵匠,那么把Eclipse比作鐵匠鋪就再合適不過了——你不但能夠制作產品,還能夠打造開發工具。
當下載了Eclipse,你直接接觸到的是:
★用來編輯和調試Java源代碼的Java開發工具箱(Java Development Toolkit,簡稱JDT),功能相當于IDE,用來開發產品。
★可以擴展Eclipse本身的插件開發環境(Plug-i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簡稱PDE),好比WinAMP等多媒體播放器的插件開發包,用來打造開發工具。
實際上,Eclipse的基礎是Eclipse平臺(Eclipse Platform),提供軟件開發工具集成的服務,而各種開發工具,包括JDT和PDE,都是用插件的形式提供的。插件設計使得Eclipse具有開放式可擴充的結構。比如,你想開發C/C++程序,裝一個C開發工具(C Development Toolkit,簡稱CDT)插件代替JDT即可。同理,通過開發相應插件,Eclipse也可以用來開發微軟的C#程序。Eclipse設計的美麗之處在于,除了小部分運行的核心,其他都是插件。
通過插件機制,Eclipse體現了一種主觀能動的態度:它提供給你一個開放的平臺、一個平等參與的機會,以及一些需要遵守的總體規則,然后你盡可快意恩仇,以出人意料但又令人拍案叫絕的方式來使用Eclipse.假如你有新的需要而Eclipse沒有滿足,自己動手做個插件吧,不但豐衣足食,對整個Eclipse社群也是直接的貢獻。
主觀能動并非開發工具的惟一態度。與Eclipse競爭的開發工具,比如Borland公司的JBuilder,采用的是另一種做法:你支付高昂的費用,Borland提供一個近乎全能的JBuilder——包括支持Eclipse不內建提供的jsp(服務器端動態網頁技術)、EJB(一種企業級數據持久技術)和Web Services(Web服務)的開發。
如若你要求新的功能,你可以告訴善于聆聽用戶意見的Borland,或許他們會在下一個版本中加上新特性滿足你的要求。當然也可能完全不理你,認為你的需求不足以令他們開發一個新特性。Borland公司的態度布滿了商業的嚴謹,JBuilder也堪稱經典,但Eclipse的那種瀟灑和自由,用戶的那種強烈的歸屬感,溢于言表。
3、開放源代碼
Eclipse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軟件,是以Common Public License (簡稱CPL)授權形式發布的。開源通常意味著免費,Eclipse也不例外。
雖然Eclipse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項目,但由IBM這樣一個商業主體領導著項目的開發,這一點跟普通的趨于無政府主義的開源軟件有所區別。實際上,CPL授權旨在促進Eclipse平臺上的商業應用,呈現一個基于Eclipse的免費和商業軟件共存的系統。
公開源代碼的一個自然結果,就是Eclipse開發者一直在聽取用戶的意見——實際上,Eclipse開發者本身就是Eclipse最忠實的使用者。而Eclipse開發者中,不乏IBM的杰出科學家,所以其品質及理念極為出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