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 B.S. (before standardization; 標準化之前)方法之一的方法迷(keen user),你鉆研(bite the bullet)、轉換至 UML 時,不免暗地抱怨,沒有看到你所喜愛方法中的 x 特性,而你所不喜歡的 y 及 z 特性卻充塞其中。但是,你是否真的冷靜下來,思考像 UML 這樣的塑模表示法,為何是有用的嗎?
詢問一位方法論大師(methodologist; 在我們業界指的是創造方法論的人)有關這方面的看法時,會招致一頓軟件質量如何如何的嚴厲訓斥。方法論大師會談論到,我們的產業遭受到怎樣的危機,缺乏軟件質量所遭致的問題,良好設計的重要性 ... 等等。這樣也好(雖然我想軟件產業在最近幾十年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如何確實地實施 UML 才是有幫助的?詢問 CASE 工具廠商時,你將會上一堂課,是有關改善質量、文件自動化及程序代碼產生器的生產值,然而我們大家都知道,CASE 工具廠商接下來的動作會是什么。
我早在軟件職業生涯中學會方法,既使我具有工程的背景,然而這些方法似乎成為一種天然的知識領域,這般的吸引著我。大多數的工程科系采用繪圖來描述如何建構事物,同時相當專心的 ,根據這份設計圖來做這些事物,我明白方法論的圖型也具相同功效。有段時間,我學習類似的方式(the lie of that analogy),然而我仍然發現這些方法是有用的,盡管我對于某些開發人員不喜歡這些方法深表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