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的 javaOne活動中,有幾場主題演講焦點都在程序開發工具之上,一是去年 JSF 剛出道時所用的 IDE 工具-「 PRoject Rave 」,現在已正式命名為 Sun Java Studio Creator( 簡稱 JSC) ;另一項開發工具則是企業級的 Sun Java Studio Enterprise( 簡稱 JSE) 。 JSE 雖然不算是全新的武器,但在功能上絕對是大幅的改進與創新。
假如覺得 JSC 血統不夠純正,不妨試試 JSE 。 JSE 預先整合 Sun 旗下所有的 Java Service 產品,也就是所謂的 Java Enterprise System( 簡稱 JavaES) ,提供單一的安裝、設定、部署的程序接口。此外,新增 IDE 功能是一大要害,再加上有不少 wizard 可使用,以及 Sun 獨有的 Java Application Framework( 簡稱 JAF) ,讓 Java 程序開發者可簡單、快速地開發完整且強大的 J2EE 應用系統。
JAF 可以說是令 JSE 之所以獨特的重要功能。 JAF 是一套對應軟件開發不同的應用層次( Layer )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像是 Application Layer 的 Security 、 Platform Layer 的 Persistent 、 Foundation Layer 的 Logging 。假如在處理 J2EE 應用系統都還是會碰到這些共通問題,而你尚未有滿足的解決方案的話, JAF 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你只需要專心處理商業邏輯層次( Business Layer )的事情,至于其它繁瑣的基礎工作就交給 JAF 吧。
我還是要老實說,若單從比較 IDE 功能優劣的角度, JSE 恐怕不是最好的。市場上深受軟件開發人員青睞的 IDE 工具不少,其中又以 Borland 的 JBuilder 最紅,其它如 EClipes 、 NetBeans 也都是歷史悠久且獲好評的 Java IDE 工具。不過,這類工具還是有其缺點-如缺少與服務器端整合的整體架構。
雖然 Application 和 Web Server 是所有 IDE 都會有的服務器,但若要用 LDAP 呢?需要 Message Queue 功能時又該怎辦? Portal Server 呢?在此情況下,開發人員往往需要另外安裝架設,而每一種應用的安裝、設定和部署方式與界面全然不同,這些程序往往會浪費相當多的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