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Kellerman,IBM 軟件部 Rational 產品總經理,與 1984 年加入 IBM, 一直從事應用開發工作。2000 年初,John 開始加入了 Eclipse 項目,現在任職 IBM Eclipse 策略部總經理。他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在 Eclipse 基金會、Eclipse 社區中代表 IBM 的利益,與 Eclipse 成員公司合作。
記者: IBM 開發工具的發展經歷了從最初的 Visual Age到今天基于 Eclipse 3.0 的產品, 可以說是非常大的飛躍,您可否給我們談一下這其中的歷史?
John: 我在加入 Eclipse 項目之前,是 IBM Visual Age for SmallTalk 的產品經理。Eclipse 起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當時IBM 面臨著一些挑戰需要去解決,即 IBM 開發工具 Visual Age for java 和 WebSphere Studio 很難集成到一起,而且底層的技術比較脆弱,因此進一步發展非常艱難,無法滿足業界應用開發的需求。
因此,1998 年,我們開始了下一代開發工具技術探索之路,成立了一個項目開發小組,經過兩年的發展,2000年,我們決定給新一代開發工具項目命名為 Eclipse,Eclipse 叫法當時只是內部使用的名稱。這時候的商業目標就是希望 Eclipse 項目能夠吸引開發人員,能發展起一個強大而又布滿活力的商業合作伙伴(獨立軟件供給商)社區。同時我們意識到需要用它來對抗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的發展,因此從商業目標考慮,通過開源的方式我們最有機會達到目的。此外,IBM 推出了 Eclipse 試用計劃,答應 IBM 以外的開發人員使用 Eclipse。結果證實我們的決策非常正確,Eclipse 從此在開發社區廣為流傳。Eclipse 也就成為這個項目的正式名稱。
我們認為開源 Eclipse 不能只是簡單地貢獻出源碼,創建一個開源項目然后放在開源許可證下;我們需要建立起多家公司的合作關系,否則就不足信服,不是真正的開源項目,而只是 IBM 的一個項目。因此在 2000 年到 2001 年之間,我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去拜訪一些公司,與他們談論 Eclipse,邀請他們加入 Eclipse 項目。 您可以想象,這是非常有趣的談話,最終,我們與 8 家公司達成了一致,其中包括一些 IBM 的競爭對手 WebGain、Borland, 還有一些盟友如 Rational(Rational 當時還沒有被 IBM 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