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異常帶來處理錯誤
1、假如一個方法在聲明的時候拋出一個異常,比如public void f() throws SimpleException,那么在調用的時候必須進行異常捕捉。
(chap9,P6)
2、打印錯誤信息是時候,System.err比System.out好,因為后者可能不重定向。
(chap9,P6)
3、自己創建的異常類可以有帶參數的構造函數,也可以有其他的成員。
(chap9,P6)
4、Throwable類的PRintStackTrace方法返回“被調用的方法是經過怎樣一個順序到達異常發生地點”的信息。
(chap9,P7)
5、異常說明(即在方法后面跟上throws要害字和要拋出的異常的類名稱)可以讓程序員很明確的知道這個方法可能會拋出什么樣的異常。
(chap9,P9)
6、異常NullPointerReference虛擬機會自動拋出,不必處處調用。
(chap9,P18)
7、無論是否拋出異常,finally塊總是會被執行。
(chap9,P20)
8、異常運用原則:
①在合適的地方處理問題。(避免在自己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情況下去捕捉異常)
②把問題解決掉,然后重新調用那個引起問題的方法
③修正一下問題,然后染過那個方法在繼續下去
④用一些別的,不預備讓這個方法返回的數字來進行計算
⑤把當前答應環境下能做的事情全部做完,然后把相同的異常拋到更高層
⑥把當前答應環境下能做的事情全部做完,然后把拋一個不同的異常到更高層
⑦中止程序
⑧簡化(假如異常結構把事情搞得太復雜了,那用起來會非常痛苦也很煩人)
⑨把類庫和程序做得更安全(這既是在為調試作短期投資,也是在為程序的健壯性作長期投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