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max(date first, date second) { return first>second? first : second; } 這樣不但重復勞動,輕易出錯,而且還帶來很大的維護和調試工作量。更糟的是,即使你在程序中不使用某個版本,其代碼仍然增加可執行文件的大小,大多數編譯器將不會從可執行文件中刪除未引用的函數。
很幸運,標準模板庫或 STL 已經在 <algorithm> 里定義了一個叫 std::max()的算法。因此,你不必重新發明。讓我們考慮更加現實的例子,即字節排序。眾所周知,TCP/ip 協議在傳輸多字節值時,要求使用 big endian 字節次序。因此,big endian 字節次序也被稱為網絡字節次序(network byte order)。假如目的主機使用 little endian 次序,必須將所有過來的所字節值轉換成 little endian 次序。同樣,在通過 TCP/IP 傳輸多字節值之前,主機必須將它們轉換成網絡字節次序。你的 socket 庫聲明四個函數,它們負責主機字節次序和網絡字節次序之間的轉換:
unsigned int htonl (unsigned int hostlong); unsigned short htons (unsigned short hostshort); unsigned int ntohl (unsigned int netlong); unsigned short ntohs (unsigned short netshort); 這些函數實現相同的操作:反轉多字節值的字節。其唯一的差別是方向性以及參數的大小。非常適合模板化。使用一個模板函數來替代這四個函數,我們可以定義一個聰明的模板,它會處理所有這四種情況以及更多種情形:
template <class T> T byte_reverse(T val); 為了確定 T 實際的類型,我們使用 sizeof 操作符。此外,我們還使用 STL 的 std::reverse 算法來反轉值的字節:
int main() { int n=1; short k=1; __int64 j=2, i; int m=byte_reverse(n);// reverse int int z=byte_reverse(k);// reverse short k=byte_reverse(k); // un-reverse k i=byte_reverse(j); // reverse __int64 } 注:模板使用不當會影響.exe 文件的大小,也就是常見的代碼浮腫問題。 更多內容請看C/C++技術專題 系統優化大全專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