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的博文,是一般處理程序的后續部分,理論上應該叫一般處理程序(2)。但是覺得文章標題后面的系列名已經有個數字,再加一個2有點怪。
這篇博文主要介紹一下幾個對象。
1)HttpContext
2)HttPRequest
3)HttpResponse
4)context. Server
1.描述
和本次請求相關對象的一個上下文對象,一般通過它獲取其他對象。
2.截圖
3.對HttpContext.Current的說明
在HttpHandler的ProcessRequest方法中可以通過方法的context參數獲得對象。在其他地方可以通過HttpContext.Current拿到當前請求堆棧中的HttpContext對象,但是還是建議通過參數傳遞,這樣思路清晰。
(*)在子線程是無法獲得HttpContext.Current
1.描述
context. Request["username"];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得到一個HttpRequest對象。
HttpRequest對象描述了,關于請求的相關信息,
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對象,拿到我們想要的請求數據。
2.截圖
通過Visual Studio可以看到 通過context. Request可以獲得到一個HttpRequest對象3.獲取請求數據的幾種方式
Word-spacing: 0px; text-transform: none; color: ; margin: 5px 0px; letter-spacing: normal; line-height: 15.75pt; background-color: white; text-indent: 0px; -webkit-text-stroke-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