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個會議上,一個叫Bob的老顧客引用了《App Savvy》(《放飛App:移動產品經理實戰指南》)中探討研發一個ios app的成本的章節。 他得意地大笑著說,“Ken,你在《App Savvy》中寫到花1萬美元來研發一個app貌似是個不錯的交易。”他那樣笑是因為他跟我們合作為自己公司研發的app其最初V1.0 版的預算是1萬美元的15倍。當Bob在努力取笑我的時候,我只好回應說:“Bob,我的確提到過花費1萬美元來獲得某種支持。我那樣寫是指如果有人擁有超過1萬美元,那他就可以考慮跟一個專業人員或者機構來合作了。”
從那時起,“研發一個app需要多少錢?”就一直是潛在客戶最常問我的問題。保守估計也聽了上千次了。五年過去了,在一個全新的app環境下,我感覺是時候重溫這個史詩般的問題。
給研發app定價時需考慮的因素
2010年的時候,我糾結于如何回答這些關于成本的問題,這項挑戰至今仍然存在。然而成本已經顯然不同了。比如,在雇傭一個自由工作者,海外工作團隊或者如“savvy apps”的機構之間有著巨大差異。同樣,一個需要后臺服務器或API集成的app與完全獨立的應用會徹底不同。
因為成本會變化,我將從幾個方面來揭曉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我要重點介紹被最精明的風險投資者認為是一個初創公司必須要籌集的那部分資金。許多初創公司要么都專一做app,要么很重視app研發。盡管風投數據點(VC data points)是“大創意”,這種類型的預算對于回答成本問題具有指導意義。
其次,與之相關的,我要重點介紹知名app或專注于app的公司的已知成本或者實際融資情況。雖然這只是知情投資者的角度,看到研發一個比如像Instagram的app所需要的美元數目,會使得前面第一點顯得更具體。
最后,我將用到過去一年中在savvy apps我們所看到的數據。這個部分將集中講各種數據趣聞,它們都來自于我了解或者聽聞過的類似公司。
但是我不會去闡述與自由職業者或海外公司一起工作的成本問題。哪怕是5年之后,我那個以1萬美元為劃分界限的觀點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擁有的錢低于這個數字,你肯定無法與一家著名的公司合作。
注意:鏈接提供了更詳細的數據點。要不然,在網絡上快速搜索或者從類似Crunchbase的源頭也很容易獲得成本數據。
在風投眼中創業公司的app研發成本
Jason Calacanis 最近發表了一篇不錯的文章,概述了創業公司在第一輪融資應當籌集到的資金數量。 他建議為前18個月而進行的第一輪融資總數為75萬美元。并不是說,一個app必須要花掉這么多錢(盡管有些app確實花掉了很多,尤其是貫穿它整個生命周期中)。
這75萬美元包括法律、會計以及類似業務費用的12萬美元。他進一步分解剩下的63萬美元如下:3.5萬美元/月用來支撐一個包含4個成員的團隊,這是我認為開發一個app的標準團隊大小。一個v1.0的app研發時間通常是在4-6個月之間。所以按照每個月的花費并乘以這個時間表,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一個v1.0的app應當花費在14萬和21萬美元之間。
為了支持 Jason的觀點,Manu Kumar在去年4月概述了“前種子輪”的新觀點。他建議其中50萬美元可“用于構建團隊和初始產品/原型”。如果使用類似Jason的分解方法,業務費用約為16%,運作18個月,每個月的產品預算將是23,333.33美元。哪怕在這個例子中,4-6個月完成一個v1.0的app將花費9萬到14萬美元。
記住,Manu把第一輪稱作為“前種子輪”。如果你仔細思考一下他的種子資金,大約是200萬美元,這個數量顯著增加了。對比2012年Snapchat種子輪的485,000美元與2014年Yo的1,500,000美元,你可以看出有數據支持在2015的種子輪將是在7位數的范圍。還有另一個數據點,Fred Wilson最近對USV的種子投資做了詳細的書面記錄。
Twitterific, Instagram和Uber
在2010年,針對研發Twitterrific將花費多少的問題,Craig Hockenberry在StackOverflow上寫了一個有影響力的答案。那就是在iphone和iPad上都為25萬美元。誠然這是自從Twitterrific由Iconfactory內部研發以來的機會成本。盡管這是兩個形式因素,包括重API消費和一個復雜的接口,正如他所指出的,并不包括服務器元素。
如果你想為你的app構建后臺服務,這個數字甚至將增加更多。每個人似乎都驚訝于Instagram深思熟慮后冒險花掉50萬美元來研發一個新的前臺與后臺,但是我沒有。
隨著那時以來的進步,依靠像Parse或者Firebase一樣的后臺服務提供商,使得添加一個后臺服務器組件變得更高效。然而,任何與服務器相關的開發所需時間都會導致導致成本顯著增加。
像Craig一樣,我經常向潛在客戶介紹Instagram的初始啟動和融資。他們是一個很不錯的應用程序,比安裝在帶有一個強大的后臺服務器的智能手機上的應用要好得多。他們的啟動資金是50萬美元,這還不包括為安卓版本研發的成本,通常安卓版本的費用更高。
2014年savvy apps公司最流行的需求之一是克隆一個Uber。這些需求郵件都會直接進入垃圾箱。Uber的初始資金是150萬美元(種子輪+天使輪),隨后還有一輪高出很多的融資。它明顯又帶了較重的服務器元素,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大多數app都需要一個后臺服務器來提供某些操作。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另一個結論:對于專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設計的app,如果擁有復雜的用戶界面,或者需要一個不可或缺的后端,將花費25萬到150萬美元之間。
對比App研發成本:小作坊VS代理機構VS大公司
一些以app研發為核心的大公司,如果你沒有至少50萬美元的預算,他們都不會理睬你。我曾聽我潛在客戶說,他們之前通過15分鐘快速的調查電話,就被報價過900,000美元甚至更多,這還只是大約估算的結果。
在2014年,savvy apps為構建一個應用V1.0的標準預算是150,000美元左右。每個客戶總共花費的通常高于這個數,因為我們的客戶月復一月地繼續讓我們設計和開發新特性。所有的這些應用,要么需要與API集成,要么需要建立一個服務器。我們看到極少的app是真正獨立的。在2014年,我們構建了零個獨立的app。在2013年,我們構建了2-3個。
如上所述,在行業內我們的報價不是最高的。我們的確試著推薦比我們小但是做得很棒的公司給客戶。因為以他們的規模,他們或許能以40%-60%的成本來完成同樣的工作。 So, with this last category completed, we have yet another answer: 因此,隨著最后一個部分講完,我們已經得出另一個答案。
最大的app公司研發app大約花費50萬到100萬美元之間。
像savvy apps這樣的機構研發app的費用在15萬到45萬美元之間。
一些可能只有2~3個人組成的小作坊研發app的費用大約在5萬到10萬美元之間。
考慮一下那些不太復雜的app的成本
沒有任何服務器組件或者API集成的app也可能是復雜和具有挑戰性的。我們研發獨立app的費用是7位數(美元)。我們也以五個數(美元)的費用研發過與API集成的app。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關系到app的具體功能設置。不過根據以往經驗,你也許可以在前面提到的數字基礎上削減一半,來推測不涉及到服務器或API組件的app成本。
Android帶來的負擔(或者說為何Android版本的app研發成本更高)
我所在的崗位大部分時候都是從事平臺無關的工作。即使Android應用在過去的許多年里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在設計方面,它仍然比IOS更難研發。有趣地是,我們的經驗是Android應用需要比iOS應用花費2-3倍更長的研發時間。Steve Cheney,現就職于Estimote,在2013年有類似的發現?;谶@個原因,典型的做法依然是先在ios上完成,再遷移到Android。
不止是app
謹記一點,把一款app推向市場的成本遠超過只做一個V1.0版本的預算。這些成本會遠多于最初UX、設計、開發或者項目管理的費用。會需要一些持續更新或潛在服務器開銷的最低預算。
如果你真的要給你的app和自己一個機會,還需要考慮其他方面。你要給自己支付薪水,評估工作成本(如果是親自做的話),考慮任何營銷和廣告的硬性成本。這些其他成本只是Jason建議的第一年募資數目的一部分。如果你是現有公司聘用外部公司來開發一個應用程序,這些成本就已經被包含了。如果你是個人或者仍在創業公司早期,在計算把一個應用推向市場的開銷底線時,要確保包含了這些成本。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