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欣
作為WiMAX技術的全球推動者,WiMAX論壇選擇將2005年的全球高峰會議在中國的北京召開,可謂別有深意。
一方面,當然是中國巨大的市場讓論壇成員看好,而中國力量對WiMAX的關注和支持也讓北京站的會議吸引了眾所矚目。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的非凡性和復雜性也頗具代表性,就WiMAX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尋求解答,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在本次高峰論壇上,圍繞WiMAX的未來眾說紛紜。我們聽到了對WiMAX的種種質疑——與會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WiMAX所面臨的困境,也得到了重要的解答——業內人士對癥下藥開出了各種良方。事實勝于雄辯,在峰會上由三星電子和英特爾公司所展示的全球WiMAX部署成功案例,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方式的最佳解答呢?
質疑篇:頻譜資源首當其沖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曹淑敏:五大挑戰困擾WiMAX
從WiMAX論壇成員的猛增和受關注程度來看,WiMAX已不是一個孤立的話題,而是與整個無線通信領域的發展緊密相關。從業務和終端來看,WiMAX在初期必定以數據業務為主,因此其終端也會先以電腦為主,而后逐漸擴展到手持設備。從開發進度和引入時間來看,移動WiMAX預計在2008年左右商用,處于3G的增強性之后和3G的長期演進之前。這決定了移動WiMAX和3G必然是互補的關系。 但是,WiMAX還面臨著不容置疑的五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就是頻譜,包括其是否有可用頻段,以及在任何國家和頻道的一致性。目前,WiMAX能否在最大范圍內找到既適合其應用又能夠統一的頻段,是首當其沖的挑戰。從全球頻譜規劃來講,此前還沒有先例。
第二個挑戰是監管。政府部門的監管政策直接影響著這項技術的發展。政府的監管方式和發放方式會直接影響移動WiMAX的角色,決定它和3G究竟是競爭還是互補。
第三個挑戰是設備,主要是來自終端和芯片的挑戰,這是任何一項無線通信技術所共同面臨的問題。
第四個挑戰是市場定位,這決定著市場規模。僅僅定位于固定將束縛WiMAX的潛力,而假如擴展到移動網將給予WiMAX更大空間,可以通過雙頻多端或單獨組網的方式來實現,隨之而來的投入和應用也完全不同。
最后是運營模式。固網目前的商用模式并不理想,消耗的資源和產生的收入不匹配。Wi-Fi的商用模式非常廣泛,但是作為運營商仍然缺乏成功的運營經驗。移動的運營模式本身也面臨挑戰,這是整個通信網所面臨的問題。
WiMAX論壇副主席MohammadS.Shakouri:WiMAX需要找到盈利商業模式
全球很多電信制造商和運營商都非常關心政策問題。由于政策不當,可能會使得很多運營公司破產,假如在業務運營過程中由于政策影響而不能盈利,最后就面臨消失的危險。
公共安全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事情,我們要通過WiMAX提供音頻服務和視頻服務,很多人都在關心怎樣真正使用這樣的技術來提供安全的音頻、視頻服務。具體哪一種商業模式能夠生效,到目前為止我還不能告訴大家一個確切的答案。
很多人同時存在疑問——WiMAX可以實現全覆蓋嗎?我想WiMAX只能根據需求,也就是按需提供方式。從業務角度、技術角度來滿足人們的需求。假如想保證對所有用戶的服務質量,保證連接的穩定性和速率,我們需要實時的、很準確的信息,同時保證WiMAX和其他技術相互之間不會干擾。到最后還會發現一個趨勢,Wi-Fi和WiMAX,還有其他技術不斷實現融合,假如能夠理解到WiMAX通過它找到一個盈利的商業模式的話,我想就是要實現技術之間的融合才是最好的方法。
中國聯通數據固定部裴建忠:要害問題是兼容性
從運營商的角度,我們目前對WiMAX比較猶豫的是將來固定WiMAX和移動WiMAX之間的兼容性和平滑升級。是現在投入802.16d,還是等移動的標準出臺之后直接投入802.16e。實際上對用戶來說,這兩種標準所提供的都是便利性,包括802.16d、便攜式終端、能夠提供游牧式的接入,假如16d能夠把便攜式終端解決好的話,市場也是有很大的應用空間的。
WiMAX還要跟骨干網結合,因為業務增多之后,業務的提供骨干網要和不同的終端匹配,現在16d的兼容性是最底層的,但是多種業務由不同廠商來提供,兼容性還沒有做過測試。這是WiMax系統本身的兼容性。與運營商或者是其他設備系統提供商自己建立的系統也一樣,WiMAX也需要與業務骨干網連接。在多業務情況下,如何把業務很好地給用戶提供出來,需要跟骨干網提供者來磨合,所以還有大量系統集成工作要做。此外,遠端站的造價也是一個要害的問題。遠端戰的形式類似于機頂盒的終端,或者是將來提供802.16e時可以采用PDA、往筆記本里插卡等多種形式。
在3G環境下,或者是在DSL環境下令用戶滿足,是WiMAX發展下去的一個要害性問題。實際上,WiMAX商用的時間也關系到各個方面,如政府管制、頻率等諸多因素。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謝毅:終端也是一個瓶頸
WiMAX的發展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我個人認為有這樣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是影響WiMAX技術發展及市場應用的原因。第一,標準的進展比較慢。第二,頻譜資源面臨問題,首先是統一的頻譜,其次是在中國使用怎樣的頻譜資源,能否獲得資源分配。第三,產品研發進度較慢。盡管現在有所加快,但終端還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第四,WiMAX芯片生產廠家太少,道路設備制造商的成本很高,形成不了競爭格局。最后,WiMAX還面臨著與其他技術的競爭。
解答篇:融合發展勢在必行
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張新生:完善WiMAX應從三方面入手
從目前情況來看末,WiMAX的無線寬帶技術雖然具有很多優勢,但在產業化進行度、商業化模式、標準建設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還仍然有些問題需要我們來探討和研究。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第一,認真研究WiMAX目前發展的各種,要把握機遇、務實推動寬帶無線技術的發展。
第二,是密切各方面合作,促進寬帶無線技術發展的合力,努力打造產業鏈,最終形成一個市場所需要的、真正的產業化。
第三,要建立市場關系,建立適應市場需要的發展模式。
信息產業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陳如明:WiMAX應定位于和諧發展
3G和WiMAX在本質上是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的。從市場的基本定位來看,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方向,二者本質上沒有誰要替代誰的問題。從差異化、相互之間不操作來講,在多網絡環境的支持之下,協同工作來講它們也需要和諧發展。
下一代網絡與第三代移動通信所引進的WiMAX、Wi-Fi、WBMA等技術都有各自的市場定位,我們必須要科學統籌地發展。要理解這種互補協同性的戰略發展的要求,對WiMAX、3G、Wi-Fi它們最終趨向于目標的NGN的方向,要抓住ipTV這種多業務發展的重要機遇,其中包括多業務的監管融合的問題。要重視產業的穩定以及業務網的重要性。
信產部通信科技委委員候自強:不如進行統一規劃
關于WiMAX所公認的頻率問題,我的觀點是,與其頻率都被別人占據和使用,還不如進行統一規劃,寬帶接入就是視頻,沒有視頻,又從哪里來寬帶呢?既然是視頻就是交互媒體,為什么不可以把地面數字廣播融合起來,發展成為一項新業務,然后再實現交互媒體。這么做,就可以統一規劃,統一使用,統一布局。當然有基站統一布設、業務和終端融合等問題,但這種統一還是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在推廣WiMAX方面,中國已經布設了一個CNGI的全國網絡,我們可以在CNGI外將WiMAX接入,通過信道直接通過網絡實現接入,這樣我們可以開展很多的新型應用。這里面會帶來很多得好處。
國家無線電頻譜治理研究所何廷潤:WiMAX向誰開放?
我們對WiMAX的期望和判定應該與不同的管制政策掛鉤,WiMAX向誰開放,這是電信管制政策上的一個新課題。假如將WiMAX向3G運營商開放,可以確保3G運營商在3G導入期和轉入成熟期時不會受到來自WiMAX的太大沖擊,負面作用是WiMAX資源將被3G運營商所控制,沒有較大的發展可能。假如把WiMAX向固網和新興運營商偏斜,稀缺資源能夠得到更充分的利用,WiMAX會得到較大的市場。但是,這種情況下,也需要建立新的產業鏈,需要與新的SP、CP進行融合,因此也存在著許多難題。
中興美國分公司總經理蔣建平:請把2.5G留給WiMAX
在中國,主要的廠商對WiMAX非常積極,他們有各自的計劃,中興在兩年前就開始了計劃,華為在今年年初也有這樣的計劃。如何為WiMAX和3G這兩種技術建立商業模式,發展市場,是政府所需要考慮的問題。政府有自己的計劃,成立了專家小組,同時也有標準開發,但是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政策。中國是一個非常具有潛能的市場,但是也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WiMAX目前還沒有統一的頻譜,但是,考慮到規模效應和成本效應,這一點對行業非常重要。我們建議采用2.5G,通過看到中國乃至世界其他地區的潛能,我們認為2.5G是有機會的。2.5G可能分配給了其他的技術,但是現在還沒有使用這些頻譜,或者沒有計劃使用這些頻譜,所以它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