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在亞洲還沒有成為消費主流的時候,它可能就要過時了。有專家猜測,3G將可能會被價格更加便宜、正在快速發展的、而且是從未想一種電信業務的Wi-Fi無線技術所取代。
Wi-Fi原來是一種讓PC間實現無線連接的家庭和辦公室產品,它是一種以無線形式快速傳送數據的廉價方式。但是亞洲固網運營商正在利用這項技術在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如機場和咖啡廳。在過去一年里,他們在大城市建立了近萬個所謂的“熱點”,主要面向的是裝備了筆記本電腦的商業人士。
移動運營商們則將未來押在了極為昂貴的3G網絡上,認為對高速無線數據的需求將使客戶每月付出高昂的費用。但隨著支持Wi-Fi的手持設備越來越普及,熱點的增加將使傳送高速無線數據變成價格低廉、隨時隨地的業務,從而有可能摧毀3G業務。
由于Wi-Fi是一種大眾技術,成千上萬的公司都能夠對它自由修改,因此其進步要比蜂窩系統快得多。設在東京的獨立智囊機構“全球通訊中心”(the Centre for Global Communications)的研究人員羅伯特·伯格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正迅速超過專利技術?!?
他猜測,在5到7年時間里,工程師們將能夠適應Wi-Fi的互聯網功能,提供類似蜂窩系統的服務,而價格則要便宜得多。那時,固網運營商將成為強者,而且由于他們已經擁有了要害的光纜網絡,他們將會摧殘手機業務。
WI-FI的接入點稱為基站,如同路由器或掃描儀一樣,是另一種很適合PC-互聯網體系的產品。由于它的設計是為了大眾消費,產品的銷售周期很快,這使價格迅速下降。1997年,Wi-Fi接入點的價格約為1900美元;2000年降到了900美元;現在只有70美元。每年的價格下跌幅度高達42%。相比之下,移動電話運營商們的基站價格每個則需要5萬到25萬美元,也很難有如此快的價格降幅。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