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杰賢
對于新技術業界應該給予的是支持與信任而非指責與懷疑,我們期待著WiMax第一縷曙光的出現。
日前,記者看到一篇關于HSDPA和WiMax的報道,內容大致如下:愛立信、諾基亞以及高通等移動通信設備大鱷紛紛投入HSDPA的研發,諾基亞更是表示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可看到運營商采購并使用HSDPA。由于WiMax的商業模式和頻段仍未確定,HSDPA的商用將使WiMax的發展空間受到壓縮。
為什么總是3G
提起WiMax,人們總會有意無意地將之與3G相提并論。這也難怪,WiMax非凡是802.16e版本與傳統的蜂窩技術比如3G的確長得是有點太相像了。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通訊業務事業部張志斌經理在與媒體交流時也承認WiMax與3G在某些業務定位上存在部分重疊。但他指出,重疊只是很少的一部分,WiMax或者具體的說是802.16e是定位在高帶寬數據傳輸上,其移動性也僅限于“步行級”速率的移動;而3G是一個全移動的解決方案,而且其在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以處理話音業務為主。所以,不管HSDPA將384Kbps這一3G速率提高多少,是否今年能夠得以商用,客觀地講,對WiMax的影響肯定會有但不會太大。
與還處于萌芽狀態的WiMax相比,發展多年的傳統蜂窩技術儼然是一顆大樹, WiMax目前不可能會有與傳統蜂窩技術來分庭抗爭的能力。所以目前把802.16e 與3G當作競爭對手來看未免有些牽強,其中當然不排除業界有炒作之嫌。國外一家媒體指出,就目前來看,WiMax不可能達到蜂窩技術的規模,更無法取代之,但WiMax將是蜂窩技術的一種很好的補充,當然也不排除WiMax在局部會取代傳統蜂窩技術的可能。該媒體另外指出,將WiMax作為蜂窩基站的回路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說起WiMax與3G,記者想起了幾個月前與IDC中國一位分析師的一段閑聊。該分析師認為,業界之所以動輒將WiMax與3G比較,是著眼在WiMax的未來而不是現在;我們不能否認802.16更高版本支持高速移動和切換這種可能性的出現,也不排除有一天WiMax 會超越“寬帶接入”的定位,單獨組成全國性的網絡;以英特爾為首的WiMax們沒有必要費神地去一再強調、解釋WiMax和3G不是競爭對手,他們應該做的是向運營商和消費者講清楚WiMax到底能做什么,能帶來什么。
客觀對待頻譜問題
我們不能否認頻譜問題一直是WiMax軟肋所在,但這不是技術上的問題,更多的是人為因素。WiMax論壇的一位官員曾表示,由于歷史原因世界各國在頻譜分配及使用權限上并不相同,這無疑使得致力于WiMax頻譜可用和全球一致目標的WiMax論壇頻譜治理工作組的工作變得極其繁瑣和艱巨,但頻譜問題的徹底解決只是時間問題。
記者日前從英特爾獲悉,WiMax工作頻段目前已基本確定,即2.5G/3.5G許可頻段和5G免許可頻段。5G頻段由于其免許可,難以保證傳輸質量,不是非凡適合運營,但非常適合行業和集團用戶來構建自己的WiMax網絡。目前手上有2.5G或3.5G頻段許可的運營商,比如美國的 SPRint & Nextel和我國的中電華通等,由于采用傳統的MMDS無線寬帶接入技術而無法找到一種更好的盈利模式,WiMax的出現給他們提供了新的思路。至于那些有部署WiMax網絡的愿望而無許可頻段的運營商可通過購買的方式取得。因此,從這幾點來看,WiMax在工作頻段上有很大的靈活性。
英特爾還透露,WiMax很有可能在更適合無線傳輸的700M頻段取得突破,這一目標若能實現,WiMax將會獲得一個很好的成長支撐點。據悉,在WiMax的頻譜政策上,WiMax論壇正在致力于建立一個全球統一的SKU(Stock Keep Unit)以控制成本和加速市場規?;?。
MMDS的前車之鑒
傳統3.5G MMDS技術商用的不盡人意讓人們對WiMax是否適合規模商用以及能否最終成功懷有疑問。其實一項技術的成功除了技術本身的因素外還需要天時、地利和人和等諸多外界因素。傳統MMDS規模商用的失敗,除了跟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外,缺乏有效推廣、商業模式不清楚以及產業鏈不完整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不同于前輩游勇散兵式的盲目作戰,WiMax更像一只紀律嚴明的正規部隊,從一開始便是有備而來。
WiMax有統一的國際標準,這使得它在成本控制、設備互操作性以及規模經濟的實現上更勝一籌。更重要的是WiMax有WiMax論壇這樣的一個組織在背后運籌帷幄,把脈導航,致力于WiMax產品的全球統一,這對于WiMax的生態系統與整體網絡架構的發展將起到非常要害的作用。眾多傳統的MMDS廠商,如摩托羅拉、奧維通和紅線通信等,已經積極地參與到WiMax的市場宣傳和推廣中來。
另外,IEEE802.21工作組正在為建立一個獨立于介質之上的切換方案而努力,該方案支持802.11、802.16和3G的通用、無縫漫游和切換,這一非常富有遠見的舉措對WiMax今后的產業化和規?;隽撕芎玫匿亯|。還有就是,進軍通信領域是IT巨頭英特爾多元化經營的戰略體現,而WiMax便在其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作為一面旗幟,英特爾肯定會盡其所能為WiMax撐起一片天空。沒人懷疑英特爾的巨大能量,有了它的力挺,無疑將大大增加WiMax最后勝出的概率。中興通訊移動事業部首席架構師劉建業指出,WiMax有了英特爾的強勢推廣,在成本控制和市場規?;夏軌虻靡员U?,這也是中興通訊看好WiMax市場的原因所在。以上兩點也是WiMax比它的前輩們更幸運、更具優勢的地方。
機遇與風險并存
相對于其它有線或無線的接入技術,WiMax的主要優勢體現在3個方面:高速率、低成本和易部署,而其對Voip的支持也是令運營商和用戶心動的地方。WiMax帶給運營商的是一個能降低網絡部署和運營成本并加速性價比提升的公共平臺,能夠幫運營商快速開通T1/E1級別的、按需分配大容量寬帶業務。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WiMax設備將越來越便宜,從而降低與設備配置相關的資金風險。很多運營商表示,假如WiMax真的能夠實現它的承諾,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對之進行部署。除了更高的接入帶寬,WiMax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新的寬帶接入的選擇,把進一步的競爭引入寬帶接入領域。競爭結果便是更低的月租費用,給消費者帶來實惠。
無線、寬帶和IP化是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WiMax雖然順承了這一發展趨勢。但要想迅速成長起來,WiMAX除了要加強修煉以克服自己在移動、漫游以及盈利模式等方面的不足外,市場的推廣力度也十分重要,而運營商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WiMax對于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事物,沒有運營經驗,沒有現成的可以借鑒的商業模式,也無法作出一個相對精確的投資回報分析,只能邊做邊學。商業部署WiMax所存在的風險也就造成了眾多運營商雖然對之感愛好,卻又不想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 WiMax應該盡早從概念宣傳邁入到實地演練中,以一個成功的商用案例來兌現自己的承諾。第一個案例很要害,甚至可以說是事關成敗的一舉,這層窗戶紙給捅破了,以后的事情便好辦了。具體到中國,大連與成都兩個WiMax試驗網項目便是焦點,這是WiMax贏取業界信心的重要機會,非凡是獲得投資方和運營商的信心。
一切仍在繼續中
以往消息不斷的WiMax最近似乎有點沉默,原本定于今年1月份的802.16-2004系統產品的認證和互操作性測試也一度推遲,具體原因可能在CPE設備芯片發布的推遲上。據英特爾介紹,WiMax論壇的5個工作小組依舊在有條不紊地開展各自的工作。論壇今年主要精力放在802.16-2004的版本上,7月份將啟動WiMax認證測試實驗室,802.16-2004系統產品的認證和互操作性測試將在第三季度進行,同時運營商將進行相關的實驗室試驗,第四季度運營商將進行試商用。此外,802.16e版本也將于今年下半年公布。欲速則不達,對于WiMax,踏踏實實,追求一個“穩”字是正確的,不能讓外界因素打亂了自己的節奏,厚積之后才有薄發。
目前WiMax論壇成員已超過200個,其中包括約80家運營商。一些國外部分運營商已經將WiMax的商用部署納入日程,WiMax在中國也正引起各方的重視。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王聯副司長透露,廣電部門也在密切關注WiMax技術的進展情況,并指出WiMax在很多方面值得廣電行業借鑒。中興、華為等中國企業也已經加入WiMax論壇并發揮重要的作用。據悉,中興通訊已經成立一個名為ZiMAX的子公司專門致力于開發基于802.16e的產品。雖然中國的電信運營商由于內部重組或者上市等各種原因沒有加入WiMax論壇,但他們也從未停止過對WiMax這項技術的追蹤和研究。最重要的是,我國的6大基礎運營商手里都有3.5G的經營牌照,這對于想大有所為的WiMax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同樣具有IP血統,以太網的巨大成功是WiMax的一個榜樣。對于新技術業界應該給予的是支持與信任而非指責與懷疑,我們期待著WiMax第一縷曙光的出現。 (通訊世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