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電聯已經提出了NGN功能特性的建議草案,對NGN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標和功能進行了描述。國際電聯延續了NGN網絡通用的原則、需求和框架體系,對NGN的基本模型作了進一步的具體劃分,將用戶平面、控制平面和治理平面分別置于業務層和傳送層上,使得水平垂直關系一目了然。在NGN業務方面,進一步明確了NGN的業務范疇,并定義了業務要求和網絡要求,體現了業務與網絡相分離的NGN基本原則;細化了NGN移動性治理的總體要求和體系架構,還提出了基于SLA可治理的ip網絡的概念,并具體定義了MAN-NGN的業務和框架。在QoS方面,形成了關于QoS體系架構、端到端QoS要求和接入網QoS的三個標準草案。在網絡演進方面,啟動了NGN演進方式標準草案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代表團在國際電聯最近一次會議上共提交了17篇文稿,其中NGN業務要求、NGNQoS要求、NGN功能框架、NGN網絡演進、NGN接入治理要求、NGN尋址與編址要求和NGN互通要求等文稿經過認真討論和我國專家的努力被會議接受。
目前業界達成的共識是用基于分組的IP作為NGN的技術基礎,并使IP網絡可運營可治理,能夠滿足傳送未來通信業務的要求??偟膩碚f,NGN應滿足如下的通用要求:支持人-人、人-機、機-機的通信模式;支持高數量的用戶和終端;支持端到端連接和多點連接在內的多種類型和模式下的通信;支持QoS,從盡力而為業務到優先級較高的商業業務;提供網絡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充分保護用戶隱私,且安全性實施進程要盡量減少在用戶側的工作;提供一個功能平臺,使得任何人都能比較便利地利用網絡建立新的商業業務。為了滿足以上要求,NGN必須具有以下三個基本屬性:可靠的端到端通信,建立簡單、操作輕易的用戶網絡,多種業務生成和新的商業機會。
NGN要求支持實時業務和非實時業務,支持對等型通信和客戶/服務器型通信,支持固定用戶和移動用戶的接入。所以NGN至少具備以下業務能力:授權、認證、離線或在線計費、定位、策略控制、會話處理、載體提供、信息交換等。此外,NGN應具有IP多媒體應用的協商能力,以定義和選擇IP多媒體會話的可用媒體部件和資源、QoS等;應具有快速的業務生成和配置能力,使得某些應用及其相關技術不必等到標準化就可以在網絡中有效配置。NGN-SRQ重點提出了VPN的業務要求,因為VPN業務在未來的業務市場中仍將扮演重要的角色。VPN應具有同時支持數據、語音和視頻業務的能力,具有用戶點播能力;支持多播、QoS和移動性;提高安全性、接入技術的多樣性和互操作性;提供多層VPN、支持IPv4/IPv6和多提供者等復雜環境。VPN業務將具有更廣泛的服務內涵、更低的復雜性、更便利的治理和操作能力。
NGN功能的增NGN功能的增強及業務要求的提高需要相應的網絡條件來支撐,因此,對網絡架構、網絡技術和控制治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NGN架構應該獨立于特定應用并且在功能上分離,目前比較一致的劃分分為傳送平面、會話和呼叫控制平面、應用平面和治理平面。NGN還應該提供多種接入類型,如xDSL、Cable、以太網、WLAN、蜂窩無線接入等。
在互操作方面,NGN應該支持與現存的固定/移動話音和數據網絡的互操作,包括PSTN、ISDN、2G、3G移動網絡和Internet。在移動性方面,NGN要支持用戶和終端的漫游和游牧性,提供用戶和終端的注冊功能和移動性治理功能,識別用戶輪廓和建立用戶數據庫,為漫游用戶提供不同網絡和接入技術下的無縫移交機制。在安全性方面,NGN要與其他網絡和用戶之間建立一種信任關系,具有對他們的識別和鑒權能力,能夠在任何時間核實用戶身份,檢查用戶是否具備使用資源和接入業務的權利;而從用戶的角度,用戶也應該能夠對網絡進行識別。在QoS方面,NGN應該提供域內和跨域的端到端QoS,QoS體系要支持多治理域且獨立于各種接入技術,支持基于測量的準入控制和擁塞控制,支持基于使用的記賬和計費。在用戶網絡方面,NGN的用戶網絡應該能夠為一個IP多媒體會話或單個媒體流確定一個可選的目的地,并有權發起向其它目的地的轉向;用戶可以平行地運行多個多媒體會話并在任何時刻暫停、繼續和終止會話。在OAM方面,NGN要提供多種技術和業務下的治理功能,既要支持分段的OAM又要支持端到端的OAM,還要支持層間OAM的互操作。此外,對保護倒換和重路由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從現有網絡向NGN演進是業界極為關注的問題。國際電聯的Y.MIG建議草案主要描述了從現有網絡演進到NGN網絡的指導方針,目前內容主要集中于PSTN網絡到NGN的演進。該建議草案定義了演進的基本原則,并從傳送、控制、業務和治理等多個方面定義了PSTN到NGN的演進方式。關于傳送方面,從接入和核心兩方面進行了細化:明確了接入部分要具有支持PBX、V5和遠端接入模塊等多種能力,核心部分可以根據情況采用TDM、ATM和IP等多種技術實施;關于控制方面給出了關于連接控制、驗證和信令的一些簡單考慮;關于業務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分離原則和實施步驟建議。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