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教程,將會以此圖形為基礎,學習制作比蘋果球更具夢幻效果的水晶球作品。 通過對這張作品的循序漸進的繪制,可以學習到coreldraw常用高級工具和特效的實用技法。包括:混成(blend)、交互式透鏡(transparency)、交互式陰影(shadow)、超級裁剪(powerclip)、藝術筆(artistic media),etc. 因為論壇發帖方式的原因,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我已經將每個步驟中需要用到的圖標和屬性設置示例與圖形示例集成在了一起。你應該能夠容易地明白。
畫一個圓形,直徑為去掉輪廓屬性,并填充為r63 g106 b205。把這個圓復制一個,縮小壓扁,填充為r187 g255 b254。 [step01]
注意:你畫出的圖形可能比我的要灰暗,沒那么飽和。這是因為cd默認打開了“顏色校準”的原因。打開“工具——自定義——命令——工具”,找到“顏色校準”工具(calibrate colors)[logo01],把它拖出來到界面中任何位置(當然最好是自己定義一個工具欄),你就可以隨時方便地使用它了。
功能釋疑:“顏色校準”是cd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控制工具。通過它,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面向紙面輸出還是web發布。按下該按鈕,此時為模擬打印和印刷效果,這也是cd默認的設置;按起時,則以鮮艷的屏幕色顯示。在繪制任何圖形文件前,都應該根據輸出要求對其進行先行定義。在10版以后,這個按鈕似乎被隱藏起來,你需要象我講的那樣把它找出來??吹竭@里,你還會覺得cd的色彩管理不如ps和ai好嗎?
混成[logo02]上一步制作的兩個圓形。
[step02_1] 混成的結果顯得不夠光滑圓潤,這是因為混成步數不夠的。保持混成對象的選中,在屬性欄上把默認的20步改為40。[logo03] [step02_2]
注意:對于大多數的混成,20的步數已經能夠滿足要求。雖然最多可以達到999步,但是過多的步數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會浪費寶貴的硬件資源——在復雜的矢量圖形中,“資源”意味著“性能”和“可能”。
選擇“視圖——簡單線框”,選中混成控制對象的外圓,原地復制它并放在最前面。給它一個線性的漸變填充。 [step03_1]
選擇交互式透明工具[logo04],應用到圓上,并將“透明樣式”(transparency type)改為放射性。改變并且增加控制點如圖所示。 [step03_2]
通過對控制點的小心調整,現在應該得到一個光滑的明暗調子。
接下來制作水晶球里的“光子軌道”。 畫一個傾斜的橢圓,保持細發線的輪廓。圖中的線寬很粗,只是為了便于表示而已。把橢圓轉化為曲線[logo05]。
[step04_1] 選擇節點編輯工具,將圖示的兩個點打斷(break curve)[logo06]。按下ctrl+k,將它打斷(break apart)?,F在橢圓成為了獨立的兩半,用選擇工具你很容易驗證這一結果。
[step04_2] 選中橢圓的一半,“效果——藝術筆”(effects——artistic media)[logo07],應用一種兩端尖、中間粗的圓滑筆觸??赡苄枰止⒕€寬改到合適的較小值。單擊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打散藝術筆”(break artistic media group apart)。
注意:選中藝術筆曲線容易誤操作選中其它對象,一定要仔細處理,確保是對藝術筆進行的操作} 現在可以刪除被打散藝術筆曲線中的多余控制線。 用同樣的方法處理橢圓的另一半。 將左邊的細長月牙形改為為無輪廓、白色填充,右邊的改為無輪廓、r103 g147 b219。 得到結果如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