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后,必須澄清一個長期以來人們的誤解,網編的職業門檻其實很高,它是一個需要掌握多方面綜合素質的尖端職業,遠非一個懂得點復制粘貼和其它電腦操作的人就可以干的事兒。
之所以會形成上述印象,可能與早期門戶網站做內容的思路有關。比如新浪網總編輯陳彤創造的內容模式中,網絡編輯只不過是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基本職責已經程式化,即信息的錄入和呈現,不需要精妙的構思,不需要高深的想法,其偶爾的聰明才智也只要用在取標題(其本質是使內容呈現更符合互聯網閱讀習慣)、新聞篩選(通過CMS系統設置文章權重)以及條理化邏輯(所謂專題),新浪新聞模式更強調的是海量和快速,網編不需要自己去產生內容,只要做好整合梳理就行了。
但海量快速其實是互聯網技術本身的特點,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原本由網絡編輯人工去做的事兒,已經逐漸由機器來實現。這直接讓很多網絡編輯們的生存危機意識加劇,也讓他們感到迷茫,更讓很多對網編行業不了解的人們認為網編們的素質不過爾爾。
這也導致很多場合談論網絡編輯應該掌握什么本領的時候,總是過多強調了電腦操作方面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Dreamveaver、Photoshop的熟練使用,Html和Css代碼的掌握等等等等),過多片面化理解了所謂文字功底(取標題、寫導語、加編者注、填關鍵字等等)。
但顯然這不應該是一個優秀編輯的全部,最能體現一個編輯優秀品質的就是其聽說讀寫能力,也就是一個記者應該具備的能力。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網絡編輯(具體不在此展開解釋了),實際上,每個網絡編輯更應該是記者,除了在news 上有所作為之外,還可以在blog、bbs、sns、twitter等自媒體平臺上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