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編輯的職業素質
剛入行的同志,往往把網絡編輯看成就是修改別人的文章,其實這種看法太狹隘了。其實,編輯的職能包涵很多方面,需要有相應的職業素質。我這里主要講六個方面:
1、首先要做合格的記者。就是說,我們在編輯別人文章之前,首先自己要能寫出漂亮的文章。試想,我們自己的文章尚且寫不好,又怎能對別人的文章開刀呢?要知道,很多作者的水平是非常高的。文章的問題發現不了,那就是編輯失職;文章本身沒有問題,被編輯修改之后,出了問題,那就鬧出笑話了。
2、具備選題策劃能力。我們知道,西方的媒體,網絡編輯都是資深媒體人士,而記者都是剛剛入行的新人。為什么這樣呢?因為,記者是只管采訪的。采訪之前,編輯要給確定選題,并且指派任務,記者采訪之后,有時候甚至連成型的文章都不必寫,只須將采訪提得資料提交就可以了。采訪之外的一些事情,都是由編輯搞定。這就要求編輯必須具體選題策劃的能力。選題策劃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我想,只要做到四點就可以了。
第一,要對所服務媒體的深刻把握,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專業媒體,一定不能脫離媒體的內容定位。比如說,我們是公關專業雜志,要做營銷方面的選題,就要衡量了,這個營銷話題,是著重于營銷傳播,還是著重于營銷要素中的產品、渠道、價格,如果是后者,我們就不能做。當然,IT經理世界不僅僅報道IT行業的事情,如果將來我們雜志雖然名稱叫《國際公關》,但拓展到全面的營銷領域,那又另當別論了。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對自己負責的各個欄目有準確、深刻的理解與把握。一方面,各個欄目的表現形式,例如文體、文字風格是不一樣的;另一方面,各個欄目的內容定位也大不相同。作為責編,對此要胸有成竹。
第二,要對行業的深刻把握,例如我們,作為《國際公關》雜志的編輯,一定要對公共關系專業比較了解;同時,還要對行業的動態、大勢以及業內公司的基本情況,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這樣,我們才能有足夠寬的視野甄別選題。
第三,要有創新的眼光與思維。以前做過的,別人做過的選題,我們盡量避免重復。選題有新意,才能體現出我們的媒體水平,也能吸引讀者的眼球。當然,這一點,不是絕對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對于一些重要的問題,我們不怕重復。
第四、我們在策劃選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可操作性。如果選題想得非常理想,非常龐大,但是執行起來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或者非我們的人力、財力所能達到的。這也不是一個好選題,那是鏡中花,水中月。我們只能望理想的選題而興嘆了。比如我想做一個權威的行業薪酬調查報告,以我們目前的能力與人力,肯定做不到。
3、網絡編輯要有超越一般作者和記者的語言功底。語言功底對于文字工作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才能擁有良好的語言功底呢?我想,只要在三個方面進行持續的努力,就差不多了。
一是大量的閱讀。我建議大家多讀一些好的雜志、書籍,甚至是一些文學書籍,比如金庸的小說,又有趣,有能獲益。
二是把握一個原則:精簡。精簡有幾個方面的涵義,第一是語句、文字不重復,一步到位;第二可有可無的文字一律不要;第三是多分句,一個很多的句子,截成兩句、三句,就精煉得多,讀者讀起來,既不費力,又有節奏感,鏗鏘有力。
三是有變化。其實,文字的變化是一把雙刃劍,所有現在很少有人提倡。但是我個人感覺,有變化才有意思。文似看山不喜平,太平淡、稚嫩的文章,體現不出我們的水平。所有我們在遣詞造句時,應該有意識地爭取一定限度上的變化。但是,變化如果過分了,甚至出現謬誤,那就是矯情、矯柔做作了。
4、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說起邏輯,給人感覺有點高深莫測。其實,邏輯很簡單,只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一氣呵成。我們自己作為讀者,在讀一篇文章,一定不希望這篇文章在一個問題上反復糾纏,回環往復,不斷地出現同樣的意思。只希望文章一氣呵成下來,明明白白。
第二,承上啟下。古代的文人講文氣,到明清的時候考試要做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八股文歷來飽受詬病,其實本來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過中國人拘泥僵化,不太懂得創新與變通。為什么說八股文有道理呢?因為,按照八股——就是起承轉合等八大塊,做出來的文章,一定是思路清晰,無使斷絕,每一句話,第一段意思,都是承上啟下,沒有突然斷開、讓人莫名其妙的感覺。當然,今天我們不可能提倡八股文,但是,承上啟下,思路清晰,無使斷絕,仍然是文章的判斷標準。即使是用什么蒙太奇手法,或者像做詩一樣講究跳躍,但從整體上來講,文章每一段,一定要有規律可循。
第三,圍繞主題。我們知道,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主題,有明有暗;而實際上,合格的文章,每一段都有一個主題,是小主題。這個小主題,是服務于大主題的。也就是說,合乎邏輯的文章,通篇文章的每一段話、每一個字都是為文章主題服務的,不能脫離文章主旨,當然,有時看似不相關,但有暗合;而在每一段中,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要為段落主題服務,不能脫離段落的小主題。后面一點,也許你們平時沒太注意,但你只要簡單想想,或者對照一下文章就知道了。
5、制作好標題。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做一個好的標題,只要把握三點就可以了。
第一,準確。有一個誤解,認為標題的準確是指對全文進行一個高度精煉的概括,實則不然。如果能做到對全文進行一個高度精煉的概括,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做到這一點,往往很困難。那么,標題如果是一篇文章的文眼,或者是這篇文章最具代表性的意思、語句,也是可以的。
第二,精煉。這一點好理解,就是不要太長,盡量不要“的”、“了”之類的語氣詞、介詞、連詞,讀進來讓人感覺樸素有力。
第三,新意。標題不能太平。有時候,很平的標題,往往很實在,但這樣讓人感覺我們沒水平,我們當然不希望別人以為我們沒水平了。因此,我們要在立意上、遣詞造句上,力求創意。
6、要有版面的感覺。我在這里講編輯要有版面的感覺,不是越庖代俎,搶美編的飯碗:)在整體版面上,標題、圖片、色彩,版式,編輯要有感覺,做到心中有數,與美編協商處理。但是,還有一種版面是美編無能為力的。各位在其他媒體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很多文章的不僅僅是文字,而是一種組合,不但與圖片進行組合,還與圖表、鏈接、抽象設計進行組合。這種組合的文章,讀者看起來既方便,又美觀。這就需要編輯在編輯文章、寫文章時,要有版面的感覺,這篇文章需要圖表嗎?圖表怎么做?需要什么樣的圖片和設計?如何將這些元素進行適當組合?想好了這些問題之后,就可以與美編分工合作開展工作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