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天采訪兩會的經歷讓我了解到作為一名記者有多么辛苦。但是這種辛苦和勞累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甚至我已經愛上這樣成天奔波的日子。
看著桌上的臺歷,馬上就在14日那欄畫上一個圈了。心里竟有些不舍。以前作為一名網絡編輯,我所要做的是一個無限的死循環,復制、粘貼。每周固定的專題,固定的策劃,首頁標題固定的字數,每天不變的規定發稿數量……我更像一部機器,一部數著臺歷盼著周末的機器。
平凡的工作崗位一樣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事業。不是說作為一名編輯我就徹底成了工作奴隸,只是或許對于年輕氣盛的我來說需要的是一種歷練。參加這次兩會報道以前,我跟別人介紹都說自己是一名記者而不是一個編輯。雖然有些心虛但很快從別人贊許的眼光中得到了平衡。記得小的時候看中央臺一個叫“正大綜藝”的欄目,里面的主持人可以去各種地方游玩。那時的我也在長大了你最想干什么中加上了“記者”這兩個字??杉词沟浆F在我也不敢說自己真正了解記者這個職業。只能說登上一座山看到另一座更高的山頂而已。
參加這次兩會報道,看到了經常出現在電視里的央視記者和主持人,看到了一場live需要多少人的努力來保障,更看到一篇好文章背后的汗水,當然還有記者們的瘋狂。如今再想想穿著西裝,短褲主持節目,播新聞時讀錯字、打哈欠都是可以理解的。
這次的經歷是寶貴的,我開玩笑的跟朋友說每天自己呼吸的都是社會上層的空氣了。不到48小時候之后我還是要還原成一名網絡編輯,一只網絡上的搬運工。但我知道做編輯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你要熟悉自己的領域,要了解比其他人更多的知識。參加這次報道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差的遠呢。所以我要跟和我一樣的編輯們說,破繭成蝶需要一個過程,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沒有吃的肥肥胖胖的蠶蛹,將來怎么變成擁有美麗雙翅的蝴蝶。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