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編輯部位居中樞,總編輯統領一切,以新聞價值為綱;在網站,銷售部是中樞核心,CEO總裁一切,用利潤和數字說話。
這是因為,媒體屬性只是互聯網眾多屬性中的一個,互聯網公司的獲取渠道也并非媒體廣告一種?;ヂ摼W公司領先企業發展的軌跡也證明了這一點。Yahoo做分類搜索出身,它后來的發展重點不在內容,而是在不斷地開發整合搜索、競價排名、郵箱、IM、個人主頁等互聯網功能服務;MSN更是成功在其捆綁于windows操作系統之中的IE、MSN messenger、hotmail等軟件和服務;AOL做接入出身,后來收購ICQ和Netscape也都是為了增加其互聯網功能服務,后來和時代華納合并,以期在內容上取得優勢的努力,事實證明并不成功。
因為國內媒體業欠發達的緣故,網站承擔了很大的看新聞的職能,但看新聞功能的放大并不能提高編輯部在網站中的地位,這是因為網站的新聞內容90%以上來自轉載,網絡編輯的精力大部分要消耗在粘貼復制上。網站編輯在新聞篩選和制作標題上的努力,從最終效果上看頂多能和發布系統的優劣平分秋色。好的發布系統意味著更快的發布速度、更豐富的表現形式、更便捷的專題組織以及更多的內容關聯——這些都是提升網站訪問量的關鍵因素。2003年8月,新浪副總裁陳彤在解釋新浪首頁為什么不再是新聞首頁時說:“新浪新聞盡管做得不錯,但新浪也還有郵箱、搜索、短信等服務。新聞無法代表新浪的全部,所以,新浪應該采用綜合首頁。”
互聯網不僅不能等同于媒體,就是它其中的媒體屬性也和傳統媒體有著本質區別:傳統媒體的傳播是一小部分精英和意見領袖對大眾的單向灌輸,互聯網傳播的本質卻是大眾之間的雙向溝通。
廣大網民之所以能最終掌握左右互聯網的傳播,是因為互聯網將傳統媒體高昂的傳播制作成本幾乎降到了零,所以,在互聯網上,人人都能傳播,都想傳播,都要傳播;同時因為互聯網沒有傳統媒體不菲的購買成本,所以,在互聯網上,人人都在不顧及成本地盡情尋找適合自己的內容、個性化的內容、為我所有的內容以及為我定制的內容。所以,新浪一天要轉載上萬條新聞,而一張日報,一天頂多提供幾百條新聞而已。
互聯網是大眾手里的媒體,它給大眾傳播的力量與**,大眾決不會放棄這種權力與**去媚俗所謂的精英。盡管編輯手中的發布系統比大眾手里的BBS以及社區功能強大百倍,但他們必將被淹沒在大眾發言的洪流之中。
在這個意義上,在互聯網上模仿傳統媒體,做所謂精品內容的打算無疑在舍本求末。再精彩的精英精品也會在大眾根據自己口味各取所需的龐雜之中流于一般。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