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的網速是多少?因為大多數人都沒用過,所以應該沒親自接觸過,我們都是從各種大大小小的媒體、從運營商的宣傳中得到模糊的未經證實的數據,比較熟悉的廣告詞是,“4G網速每秒百兆”。
4G實測網速不到30兆 不到廣告宣稱的1/3
不久前,央視聯合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互聯網監測分析中心,在全國多個城市對中國移動的4G開展網速測試發現,中國移動所宣稱的4G“網速可達每秒百兆”,僅為實驗室理論峰值數據,4G網絡的實測平均網速僅為廣告宣稱的1/50。
4G平均網速每秒11.12兆
工程師分別選擇了北京市中心、三環和五環三個地點進行了測試。首先在市中心的一個辦公室窗戶附近所做的測試顯示,反映用戶實際使用情況的平均速率為每秒27.52,不到移動宣稱速度的三分之一。隨后工程師到了屋子里離窗戶較遠的地方,4G速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降,達到了每秒11.12兆。
離開辦公室,工程師來到了離城市中心稍微遠一些的西三環附近,在這里,4G速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降,平均速率只有每秒1.79兆,也就是說不到宣稱速率的五十分之一。隨后工程師來到離市中心更遠的西五環,這里的平均速率為每秒22.28兆。
此后,工程師還在國內的多個城市進行了測試,均沒能達到中國移動宣稱的每秒百兆速率。
從2G、3G到現在的4G時代,運營商總是給人很興奮的描述:4G下載速度“與3G相比快20~30倍”。運營商慣于將“極速體驗”當作宣傳噱頭,但從目前的用戶反饋來看,4G網絡獲得的“差評”并不少。此前有人測試發現,電信、移動4G網速實測最高43M。
百兆網速是理論值 4G網速受多種因素影響
為什么每秒百兆的宣傳,在實際情況中用戶卻體會不到呢?中國移動稱“每秒百兆“是峰值速率,并不是給用戶提供速率的承諾。另外,4G上網網絡的實際體驗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用戶在商用網絡中很難實際測到峰值速率。這是一個普適性規律,無論是任何網絡制式都是如此。
業內專家表示,運營商宣傳的4G網速,和用戶實際上感受到的網速并不是一回事。用戶用4G手機訪問一個網站,實際上要經過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手機的數據通過4G網絡達到4G基站,第二個環節是基站將數據通過固定寬帶傳到網站的服務器,第三個環節是網站的服務器的響應。中國移動宣傳的百兆速率其實是指第一個環節。而決定用戶使用感受的還有固定寬帶的傳輸速率和網站服務器的反應速度,換句話說,即使4G網絡很快,如果網站的服務器反應慢,用戶也會覺得上網很慢。
4G手機訪問一個網站要經過三個環節
而就是4G網絡的速率,實際上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3G產業聯盟秘書長項立剛稱:“下雨,晴霧,風,所有這些東西對我們的屏蔽,對整個的網絡都會有影響的。”
同時,4G網速是共享使用的,用的人多的時候,網速也會變慢。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規劃設計研究所總工程師王愛華表示:“只有一個用戶在用可能就能達到七八十兆,八九十兆這么一個速率。但是如果說10個人在用,那可能就是每個人四五兆這樣的一個情況了。”
4G信號覆蓋不足 資費過高
許多4G用戶都抱怨4G網絡覆蓋不足,即使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有些地方信號時有時無,有些地方完全就是信號盲區。出現這種情況,固然與4G網絡技術剛起步不久、基站建設滯后有關,但單就用戶體驗來講,現實確實與公眾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業內人士表示,4G網絡信號要覆蓋全國需要4到5年的建設,對于沒有4G 基站的地方,根本沒有4G信號,更談不上4G 速度了。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中移動的面前,局部覆蓋雖然還可以,但要實現快速、規模化的覆蓋還需一定的時日。網絡覆蓋不好,給用戶的體驗必然就會變差,再加上4G網速的縮水,越發覺得4G 就是運營商的噱頭也是可以理解的。
4G網速浮夸,信號不足,但從已經公布的資費標準來看,4G網絡的費率卻要比2G/3G網絡高出一大截,看看4G與3G資費的比較。“如果誰開著4G流量不關,睡一覺醒來,你的房子就不屬于自己了”,這是一個廣為流傳的諷刺段子。
4G 商用半年 用戶已超650萬
GSMA 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總裁李躍表示,目前中移動 4G 用戶超過 650 萬,網絡覆蓋城市 300 個,年底將超過 340 個。
同一會場,工信部副部長劉利華指出全球 4G 呈現快速發展良好勢頭,全球 4G 用戶數突破 2.5 億戶,在移動用戶中滲透率已接近4%。
相關鏈接
4G網速比3G快多少?視頻下對比一目了然
4G的熱潮,給嚴寒的冬季添加了一些生氣。4G網速比3G又快多少?我想從普通GPRS直接跳到4G的用戶也肯定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本文將給你揭開謎底,在視頻下比較4G與3G的網速,讓你一目了然。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