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網速與寬帶的關系,很多人一直有一個誤區,那就是通過網速測試之后,發現如果結果跟自己安裝的寬帶有很大差異,那就認為自己使用了“假寬帶”。這種想法其實是不正確的。
測速方法不同 結果有偏差
我們測試網速,通常使用測速軟件或者測速網站來進行,其實這些測試并不具有權威性,也就是說其測試結果是不能完全值得信賴的。
網速慢不一定就是寬帶不達標
在央視報道的假寬帶新聞中,360測速軟件被指網速測試結果虛高。360寬帶測速準確嗎?如何知道自己的真實網速。清華大學網絡中心副教授諸葛建偉曾表示,360安全衛士使用的P2SP(用戶對服務器和用戶)測速方法存在著一個設計上的缺陷。通過該方法測速,軟件會選擇一些同樣安裝了這款軟件的其他的連接節點來進行測速,只要其中有一個節點是在該用戶同一個小區寬帶的子網里面,鏈路質量非常好,網速即顯示飛快,測得的網速就可能超過了運營商所提供的帶寬速度。
其實無論測速軟件采取了何種方法,它肯定會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有諸多因素影響了測試的結果。
測速工具可能會受測試的環境、設備、辦法還有測試時間影響,這種測試工具只能給個模糊的參考。
許多業內人士也認為,測速工具廠商用于測試的節點不可能覆蓋所有地區和運營商網絡,一般來說,測試速度會略低于標稱帶寬,達到標稱帶寬理論速度的70%以上都是比較正常的,準確率一般比較可信。
現在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測速軟件,由于測試方式不同,結果差異較大,業內人士呼吁應推出可信度高的第三方測試工具,盡可能貼近用戶實際上網體驗。
網速慢不一定就是寬帶不達標 影響網速有其他因素
除了客觀的寬帶接入技術存在差異外,網速的快慢還有其他因素影響。
接入速率其實不是用戶真正感知到的速度,因為用戶上網速度不僅由運營商的寬帶輸出點到用戶終端這一段的接入速率控制,還包括骨干網傳輸速度以及信息源本身所處的環境三部分。
影響網速的快慢,還有許多因素,例如對端的網站的技術去到哪兒,網站設計的水平、負荷能力也會影響網速,其次是用戶的上網方式是什么,如果看電影或者瀏覽海外網站,那么網速肯定會相對慢些。
“比如假日期間登錄12306火車訂票網站,點開網站很慢,你認為這是接入速率低造成的嗎?有些網站本身的服務器比較差,購買的帶寬比較低,登錄就會比較慢。甚至用戶家中的電腦配置,比如CPU、內存、C盤剩余空間過低等都可能影響到網速。”電信業資深觀察人士付亮說道。
接入速率相當于一條高速公路,正常情況車輛可以跑到120公里/小時。但是如果車輛自身狀況不佳,用戶開車的速度就會受到影響。而且,作為互聯網的“三公里”,網民的接入速率實際上是最后一公里,影響實際感受的還有中間運營商與運營商連接的中間一公里和網站自身環境的第一公里。
因此,網速慢不一定就是寬帶不達標,影響網速有其他因素,判斷寬帶的真假,除了借助測速工具的參考之外,用戶還需考慮許多的因素,其實沒有人能100%據于理據的斷定自己使用的寬帶是否假寬帶,真實使用感知也很重要。另外,國家將出臺網速測試標準,工信部牽頭正在制定《寬帶速率測試方法》,以后應該會給用戶解除寬帶測速方面的困擾,大家拭目以待吧。
相關鏈接
寬帶知識:網速的定義及測試方法介紹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上網,每天都與網絡打交道,每天都在用寬帶,但是我估計沒有多少人會真正明白“網速”、“帶寬”等名詞的含義,雖然即使你把這些詞匯每天都掛在嘴邊,跟別人高談闊論。
本文將給大家詳細說說什么是“網速”,什么是“寬帶”,而網速測試的方法又有哪些,以及測試網速需要注意的問題等。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