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自治區通信管理局自2011年啟動實施“寬帶村村通”工程,截至今年7月,廣西自治區已有12452個行政村通寬帶,通寬帶率提升到86.7%。
廣西自治區通信管理局于去年開始組織實施“寬帶村村通”工程,并提出“2012年新增1000個行政村通寬帶,使全區行政村寬帶普及率提高到91%左右”的目標。
廣西“寬帶村村通”通寬帶率提升到86.7%
今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就廣西田東縣作登鄉坡圩村村民關于請求改善通信狀況的來信作出了重要批示。為貫徹落實吳邦國委員長的批示精神,廣西通信行業在2005年實施“村村通電話”工程的基礎上,縱深推進“寬帶村村通”工程,通過自治區通信管理局組織協調,全行業僅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于今年6月26日實現了坡圩村12個自然村(屯)全部通移動電話,村部所在地通寬帶。
廣西"十二五"規劃:村村都將通寬帶
5月17日,自治區通信管理局正式發布的《廣西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透出信息,所有行政村都將通寬帶。
“十二五”期間,廣西將重點完善農村地區的通信基礎設施覆蓋及通信信息服務應用,在全區農村全面實施“鄉村寬帶”工程和“信息下鄉”工程,實現100%行政村通寬帶。
根據規劃,廣西在2000年底14364個行政村已實現11285個(78.55%)通寬帶的基礎上,全面完成其余3079個行政村通寬帶工作,每年確保完成5%(約700個),力爭完成6%(約840個)的行政村通寬帶任務,用5年,力爭4年實現100%行政村通寬帶。
做好通信信息支撐和服務,3G網絡覆蓋所有縣城、鄉鎮和70%以上行政村;到“十二五”末期互聯網帶寬接入能力達到4M以上。
名詞解釋:
行政村
行政村,是指政府為了便于管理,而確定的鄉下邊一級的管理機構所管轄的區域。兩者的關系是自然村一般小于行政村,也就是說,幾個相鄰的小村可以構成一個大的行政村。這個行政村由一套領導班子(支部、村委會)管理,但可以把幾個自然村分成幾個組,每組一個組長,這些自然村都要受行政村村委會和村支部的管理和領導。
自然村與行政村的區別,不只是規模的大小區別,根本區別在于行政村建立村委會組織、建立黨的支部委員會(總支、黨委),而自然村不建立。
以家族、戶族、氏族或其他原因自然形成的居民聚居的村落稱自然村,是與行政村相比而言的。行政村是國家按照法律規定而設立的農村基層管理單位,其組織形式是村民委員會,是農村村民自制組織,下設若干個村民小組,村民小組一般是以自然村劃分的。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一個行政村管理若干個自然村,也有一個自然村(規模較大)為了管理方便,被劃分為幾個行政村的,還有一個自然村就是一個行政村的。
相關鏈接
廣西“十二五”末主要城市60%以上區域實現光纖接入
去年至9月底,廣西通信行業已完成441個行政村通寬帶任務。
主要城市60%以上區域實現光纖接入
廣西正在加快寬帶建設的步伐。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